报告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健康生活指数评价报告

摘要

我国已经进入健康生活新时代,健康问题正在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报告阐述了健康的概念及城市健康生活评价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面临的复杂健康问题,阐明了城市健康生活指标及评价方法的选取原则,将多属性评价方法应用于城市健康生活评价,构建了城市及省际健康生活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对我国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深度分析。

作者

黄钢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健康医学院原校长,上海市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亚太地区核医学与生物学联盟主席,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模拟医学教育联盟理事长,中国医用电器标准化委员会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大数据学会智能医疗健康专委会主委,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九届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医学教育专委会主委,上海医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候任主委等;《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杂志》主编,《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高校医学教育》、NUCLSCI& TECH(SCI收录杂志)等杂志副主编;影像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上海市重点学科带头人,分别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康复医学建设发展功臣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称号、奖项;先后在Chemical Review、Science等发表SCI论文及评述二百余篇,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主编Nuclear Medicine in Oncology及Personalized Pathway-Activated Systems Imaging in Oncology等Springer出版的英文专著3部,《PBL导论》《核医学》《影像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等中英文教材与专著30余本,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作为首席科学家及项目负责人承担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新药创制项目等科研课题3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国家级教学特等奖及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等十余项奖励。
钱芝网 ,上海健康医学院规划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健康经济与健康产业规划。
俞立平 ,上海健康医学院客座教授、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统计学、健康产业经济的研究。
何长彤 ,阿里云智能数字政府与城市大脑能力中心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主要从事医改政策和医疗健康服务发展趋势领域的研究。
董恩宏 ,博士,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健康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毛定祥:《一种最小二乘意义下主客观评价一致的组合评价方法》,《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第5期,第96~98页。
  • [2]徐泽水、达庆利:《多属性决策的组合赋权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第2期,第84~86页。
  • [3]彭猛业、楼超华等:《加权平均组合评价法及其应用》,《中国卫生统计》2004年第3期,第146~149页。
  • [4]刘丽、张礼兵:《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合评价模型》,《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9期,第899~902页。
  • [5]马溪骏、李敏等:《基于兼容一致性方法集成组合评价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第10期,第20~23页。
  • [6]陈衍泰、陈国宏等:《应用合作博弈确定组合评价权重系数的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第6期,第89~94页。
  • [7]李美娟、陈国宏、陈勃、徐林明:《基于方法集化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3年第2期,第132~136页。
  • [8]张发明:《一种基于偏差熵的组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技术经济》2011年第3期,第77~79页。
  • [9]李珠瑞、马溪骏、彭张林:《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第9期,第72~79页。
  • [10]张立军、陈 跃、袁能文:《基于信度分析的加权组合评价模型研究》,《管理评论》2012年第5期,第170~176页。
  • [11]Diakoulaki D,Mavrotas G,“Papayannakis L.Determining objective weights in multiple criteria problems:the CRlTIC method,” Computers Ops Res,1995,22(7):763-770.
  • [12]Pawlak Z. “Rough se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1982,11(5):314-356.
  • [13]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第22~35页。
  • [14]Zadeh,L.A. “Fuzzy Set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1965(8):338-353.
  • [15]段俊杰、蒋美红、资文华等:《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烤烟质量综合评价》,湖北农业科学,2012,第2040~2044页。
  • [16]俞立平、姜春林:《科技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辨识度的测度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第3期,第38~41页。
  • [17]Vapnik VN. 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Theory,New York Springe-Verlag,1995(3):71-79.
  • [18]俞立平、武夷山、潘云涛:《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标准化方法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第12期,第136~139页。
  • [19]T.L.Saat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Book Company.1980(05):34-41.
  • [20]Le Grand J.Rabin M. “Trends in British Health Inequality:1931-1983,” Public and Private Health Service, Basil Oxford,1986(03):633-640.
  • [21]Luoma K,Jarvio ML’et al. “Finacial Incentives and Productive Efficiency in Finnish Health Centers,” Health Economics,1996(5):536-447.
  • [22]Pierre-Yves Cremieux,Pierre Ouellette,Caroline Pilon. “Health Care Spending as Determination of Health Outcomes,” Health Economics,1999(3):627-639.
  • [23]Cutle D.,Lleras Muney. “Understanding Differences in Health Behaviors by Education,” Journal of Heath Economics,2010(1):28-29.
  • [24]WHO Regional Office for Western Pacific Region. Regional Guidelines for Developing a Healthy Cities Project. Manila WPRO,2001(02):136-139.
  • [25]肯尼思、布莱克、哈罗德·斯基博:《人寿与健康保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第36~41页。
  • [26]曾承志:《健康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解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618~619+622页。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健康生活指数评价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9.9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中国已经进入健康生活新时代
    1. (一)背景与意义
      1. 1.健康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2. 2.我国居民健康面临复杂问题
      3. 3.研究现状
      4. 4.研究意义
    2.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 1.“健康”概念的发展演进及相关概念比较
      2. 2.健康城市的界定及标准
      3. 3.“城市健康生活”概念的界定
      4. 4.城市健康生活评价与健康城市评价的区别
    3. (三)理论基础
      1. 1.WHO关于健康社会因素决定理论
      2. 2.卫生能力范式理论
      3. 3.家庭健康生产需求理论
      4. 4.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 二 城市健康生活指数的评价方法
    1. (一)评价方法体系的结构
    2. (二)线性评价方法
      1. 1.熵权法
      2. 2.层次分析法
      3. 3.复相关系数法
      4. 4.离散系数法
      5. 5.概率权法
      6. 6.CRITIC法
    3. (三)非线性评价方法
      1. 1.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2. 2.TOPSIS法
      3. 3.秩和比法(Rank Sum Ratio,RSR)
      4. 4.灰色关联法
      5. 5.证据理论
      6. 6.粗糙集理论
      7. 7.ELECTRE
      8. 8.集对分析
      9. 9.模糊评价法
      10. 10.突变理论
      11. 11.DEA效率分析
      12. 12.投影寻踪法
      13. 13.BP神经网络
      14. 14.支持向量机
    4. (四)多属性评价应用与选择问题分析
      1. 1.不同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不一致
      2. 2.组合评价方法的种类也是无限的
      3. 3.多属性评价方法不一定能服务管理
      4. 4.非线性评价方法可能存在负单调性问题
      5. 5.多属性评价方法不重视隐性评价目的
      6. 6.多属性评价结果对原始指标可能产生信息损失
      7. 7.一些多属性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值得商榷
      8. 8.基于排序的评价不能用于组合评价
      9. 9.多属性评价方法不一定具有纵向可比性
    5. (五)城市健康生活指数及评价方法选取原则
      1. 1.基于客观统计数据原则
      2. 2.主观与客观并重原则
      3. 3.指标齐全原则
      4. 4.总量与质量兼顾原则
      5. 5.纵向评价结果可比原则
      6. 6.指标单调性原则
      7. 7.定值评价原则
      8. 8.区分度适当原则
      9. 9.评价公众接受原则
      10. 10.标准化尊重原始数据原则
    6. (六)城市健康生活指数评价方法的选取
      1. 1.加法合成与平方平均合成的计算公式
      2. 2.加法合成与平方平均合成的本质
      3. 3.城市健康生活指数的评价方法
  • 三 中国城市健康生活评价指标体系
  • 四 城市健康生活指数综合评价
    1. (一)城市健康生活指数综合排名及分析
    2. (二)城市健康生活综合指数的省际分析
    3. (三)城市健康生活综合指数的区域分析
    4. (四)城市健康生活综合指数的深度分析
      1. 1.指标深度分析
      2. 2.地区差异分析
      3. 3.健康生活评价后50名城市分析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