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香港青年的社会想象与本土意识

摘要

本文基于深度访谈资料,从生活方式、地域文化、价值观及规范、政治期待、边界意识以及共同记忆六个方面分析香港青年的社会想象,探讨青年群体对香港社会存在的认知,从中看到其身份认同形成的脉络及社会意识的特征。结果显示,香港青年关于香港社会,有浓厚的地方情怀和文化依恋;“狮子山精神”、“中环价值”以及自由法治等多种价值观共存;政治取向温和保守;同时有明显的“存在性焦虑”。香港青年清晰地认识到,香港在主权上属于中国,表示没有想过,也不期望香港会脱离中国。同时他们也强烈感受到,来自国家的强大的同化力量,形成“存在性焦虑”:一方面,承认中国对香港的主权,承认香港发展中内地提供的资源不可缺少;另一方面,又担心被内地同化成为一个普通的省份,失去其特性和相对独立性。从专题研究取得的访谈资料分析来看,香港大众媒体热议的“本土意识”并不是香港青年普遍持有的观念意识,香港青年共有的只是保护自己地方利益的意识。社会中的个体也有能力在主观上重新定义背景或者是通过行动协商出一种为所有人可见的新背景,“本土意识”一定程度上是相关利益群体将香港与内地关系政治化所建构的产物。抽离了这种政治成分,香港的地方意识和世界各地、中国各地社群的地方意识并无太多本质的不同。

作者

郑婉卿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流动性、港澳社会、移民社会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吴叡人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 [2]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 [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 [4]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2。
  • [5]查尔斯·泰勒:《现代社会想象》,林曼红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4。
  • [6]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 [7]温迪·J.达比:《风景与认同:英国民族与阶级地理》,张箭飞、赵红英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 [8]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 [9]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10]吕大乐:《四代香港人》,香港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2007。
  • [11]何佩群、俞沂暄:《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时事出版社,2006。
  • [12]金太军:《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 [13]黎熙元:《“全球性、民族性与本土性——香港学术界的后殖民批判与香港文化认同的再建构》,《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 [14]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1月。
  • [15]谷淑美:《文化、身份与政治》,谢均才编《我们的地方、我们的时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 [16]李小良:《揉性的身份认同》,载潘毅、余丽文编《书写城市——香港的身份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
  • [17]刘兆佳:《“香港人”或“中国人”:香港华人的身份认同1985~1995》,载刘青峰、关小春编《转化中的香港:身分与秩序的再寻求》,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
  • [18]吕大乐:《香港故事不易讲P非历史的殖民地成功故事》,载吕大乐《唔该,埋单!——一个社会学家的香港笔记》,香港闲人行书局,1997。
  • [19]马杰伟:《电视文化的历史分析》,马杰伟《电视与文化认同》,香港突破出版社,1996。
  • [20]王赓武:《结论篇:香港现代社会》,载王赓武主编《香港史新编》(下),香港三联书店,1997。
  • [21]王宏志:《历史的沉重——从香港看中国大陆的香港史论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
  • [22]王岳川:《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23]郑宏泰、黄绍伦:《香港身份证透视》,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04。
  • [24]习之:《香港人:迷失的中国公民》,《信报财经新闻》2012年8月20日第A17版。
  • [25]戴耀廷:《香港人的多元身份认同》,《信报财经新闻》2012年1月19日第A13版。
  • [26]张炳良:《一代人,一代事——“天”、“皇”事件反思》,《信报财经新闻》2007年8月2日。
  • [27]林行止:《本土意识一刀两刃》,《信报财经新闻》2013年7月3日第A20版。
  • [28]刘兆佳:《无须夸大本土意识的影响》,《信报财经新闻》2013年5月30日第A11版。
  • [29]冯应谦、陈智杰、马杰伟:《“80后”的文化认同有何变数?》,《明报》2010年12月29日第A24版。
  • [30]黎熙元:《香港本土意识、主流观念与国家认同的差异分析》,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港澳与海外统战理论研究”年度会议论文,2014。
  • [31]郑婉卿、周倚琪:《“香港社会特征与本土意识”研讨会综述》,《当代港澳研究》2014年第4辑。
  • [32]李须、陈红等:《社区感:概念、意义、理论与新热点》,《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7期。
  • [33]金太军、姚虎:《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 [34]Turner,Matthew 1995 ,“60sP90s:Dissolving the People”,in Matthew Turner &Irene Ngan (eds.),,Hong Kong:Hong Kong Arts Centre.
  • [35]Siu,Helen F. 1999 ,“Hong Kong:Culture Kaleidoscope on a World Landscape,”in Wang Gungwu &Wong Siu2lun(eds.),,Hong Kong:Center of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吴叡人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 [2]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 [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 [4]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2。
  • [5]查尔斯·泰勒:《现代社会想象》,林曼红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4。
  • [6]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 [7]温迪·J.达比:《风景与认同:英国民族与阶级地理》,张箭飞、赵红英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 [8]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 [9]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10]吕大乐:《四代香港人》,香港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2007。
  • [11]何佩群、俞沂暄:《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时事出版社,2006。
  • [12]金太军:《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 [13]黎熙元:《“全球性、民族性与本土性——香港学术界的后殖民批判与香港文化认同的再建构》,《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 [14]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1月。
  • [15]谷淑美:《文化、身份与政治》,谢均才编《我们的地方、我们的时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 [16]李小良:《揉性的身份认同》,载潘毅、余丽文编《书写城市——香港的身份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
  • [17]刘兆佳:《“香港人”或“中国人”:香港华人的身份认同1985~1995》,载刘青峰、关小春编《转化中的香港:身分与秩序的再寻求》,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
  • [18]吕大乐:《香港故事不易讲P非历史的殖民地成功故事》,载吕大乐《唔该,埋单!——一个社会学家的香港笔记》,香港闲人行书局,1997。
  • [19]马杰伟:《电视文化的历史分析》,马杰伟《电视与文化认同》,香港突破出版社,1996。
  • [20]王赓武:《结论篇:香港现代社会》,载王赓武主编《香港史新编》(下),香港三联书店,1997。
  • [21]王宏志:《历史的沉重——从香港看中国大陆的香港史论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
  • [22]王岳川:《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23]郑宏泰、黄绍伦:《香港身份证透视》,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04。
  • [24]习之:《香港人:迷失的中国公民》,《信报财经新闻》2012年8月20日第A17版。
  • [25]戴耀廷:《香港人的多元身份认同》,《信报财经新闻》2012年1月19日第A13版。
  • [26]张炳良:《一代人,一代事——“天”、“皇”事件反思》,《信报财经新闻》2007年8月2日。
  • [27]林行止:《本土意识一刀两刃》,《信报财经新闻》2013年7月3日第A20版。
  • [28]刘兆佳:《无须夸大本土意识的影响》,《信报财经新闻》2013年5月30日第A11版。
  • [29]冯应谦、陈智杰、马杰伟:《“80后”的文化认同有何变数?》,《明报》2010年12月29日第A24版。
  • [30]黎熙元:《香港本土意识、主流观念与国家认同的差异分析》,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港澳与海外统战理论研究”年度会议论文,2014。
  • [31]郑婉卿、周倚琪:《“香港社会特征与本土意识”研讨会综述》,《当代港澳研究》2014年第4辑。
  • [32]李须、陈红等:《社区感:概念、意义、理论与新热点》,《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7期。
  • [33]金太军、姚虎:《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 [34]Turner,Matthew 1995 ,“60sP90s:Dissolving the People”,in Matthew Turner &Irene Ngan (eds.),,Hong Kong:Hong Kong Arts Centre.
  • [35]Siu,Helen F. 1999 ,“Hong Kong:Culture Kaleidoscope on a World Landscape,”in Wang Gungwu &Wong Siu2lun(eds.),,Hong Kong:Center of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青年的社会想象与本土意识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8.5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概念与文献回顾
  • 二 资料来源及实证分析
    1. (一)生活方式:温情的社区感
    2. (二)文化共融与包容:“半唐番”即传统
    3. (三)价值观多元:“狮子山精神”、“中环价值”与自由法治
    4. (四)边界意识:“中心-边缘”对话中的存在性焦虑
    5. (五)集体记忆:国家情感联系尚弱
  • 三 结论与讨论:理性的多数与偏激的极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