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从尉迟寺遗址出土陶器看亳蒙

摘要

尉迟寺遗址,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许疃镇毕集村东,是有5000多年历史的人类文化遗址。该遗址是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根据甲骨文“子”字形图,七足镂空神秘陶器就是“子”斗,这两件陶器都是陶器的盖子类陶器,是上,是天,是尊贵的象征,作用是祭祀时保护祭品或占卜的甲骨,防止它们被老鼠、狗等动物破坏。防护老鼠的“子”,后来就演变为十二属相的“子”和“老鼠”,镂空设计具有透气功能,因为古人认为馨香能通达神灵和上苍。商汤,子姓,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的神秘陶器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显示“奄”“子”图腾的真实器物。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的神秘陶器证明“奄”“盖”“蒙”就是亳蒙地域。

作者

沈国磊 ,男,安徽利辛县人,文化学者。专业:汉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蒙城尉迟寺——皖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存的发掘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
  • [2]顾颉刚:《周公东征和东方各族的迁徙》,《文史》第27辑。
  • [3]李白凤:《东夷杂考·奄族考》,齐鲁书社,1981。
  • [4]何光岳:《曹姓诸国的来源和迁徙》,《东岳论丛》1985年第1期。
  • [5]李孝定:《金文诂林附录》香港中文大学,1979,第502页。
  • [6]于省吾:《释黾、鼋》,《古文字研究》第7辑。
  • [7]常兴照、张光明:《商奄、蒲姑钩沉》,载《东夷古国史研究》第二辑,三秦出版社,1990。
  • [8]吴式芬:《古录全文》卷二之二《应公鼎》。
  • [9]高田忠周:《古籀篇》卷三十九。
  • [10]丁再献、丁蕾著《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
  • [11]李灿:《漫步文博三十年》,《亳州文史资料(第一辑)》,1984。
  • [12]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从尉迟寺遗址出土陶器看亳蒙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4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