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物联网技术的伦理追问

摘要

物联网技术追求实现物理世界与人类社会的有机互联,将人与万物互联实现全方位的信息交互,但是它也引发了诸多伦理争议。本文将从三方面进行讨论:首先,物联网技术将由谁所有,应以公共利益而非效率为准绳,不仅由政府官员和技术专家设计,还应该广泛吸纳公民代表、技术受益者或受害者;其次,物联网是否会威胁人类自由,要警惕物联网打着“科学”的名义蚕食个体的私人领域,演变为对个体的极端控制,侵犯人类的自由;最后,物联网是否会威胁人类主体性,人类对物联网的决策依赖将会损害自身的主体性,人类社会中效率至上的价值观的过度追求会让人类主动放弃主体性。我们需要重视技术的民主设计,打破技术设计由少数技术精英控制的局面,更加合理地选择和变革技术。

作者

蒋雪颖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达拉斯·斯迈思、王洪喆:《自行车之后是什么?——技术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属性》,《开放时代》2014年第4期,第95~107页。
  • [2]叶美兰、刘永谋、吴林海:《物联网风险与现代性的困惑——兼论智能空间的伦理重构》,《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5期,第46~51页。
  • [3]王国豫、朱雯熙:《从规范伦理到信息形而上学——普适计算时代的德国信息哲学与伦理学研究》,《哲学动态》2017年第2期,第69~77页。
  • [4]何哲:《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转型与行政伦理:机器能否管理人》,《电子政务》2017年第11期,第2~10页。
  • [5]朱凤青:《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评析》,《理论探讨》2008年第1期,第62~64页。
  • [1]达拉斯·斯迈思、王洪喆:《自行车之后是什么?——技术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属性》,《开放时代》2014年第4期,第95~107页。
  • [2]叶美兰、刘永谋、吴林海:《物联网风险与现代性的困惑——兼论智能空间的伦理重构》,《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5期,第46~51页。
  • [3]王国豫、朱雯熙:《从规范伦理到信息形而上学——普适计算时代的德国信息哲学与伦理学研究》,《哲学动态》2017年第2期,第69~77页。
  • [4]何哲:《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转型与行政伦理:机器能否管理人》,《电子政务》2017年第11期,第2~10页。
  • [5]朱凤青:《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评析》,《理论探讨》2008年第1期,第62~64页。

物联网技术的伦理追问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3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