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残障者日常生活中的排斥与融合

摘要

作为残障者,喉癌康复者常因喉部伤痕及发声异常而被污名,其污名化机制导致这一群体普遍遭受社会排斥。但同时如果他们作为志愿者,则他们乐于向患者提供志愿服务。本文描述无喉康复者群体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他们作为志愿者在不同情景中的自我呈现方式,并揭示这些生活情景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无喉康复者学会食管发声后,成为康复宣教活动中的主体力量,常被构建为传播积极力量的群体,自身获得价值感;另一方面,他们在俱乐部内形成的群体认同,促使个体获得持续参与志愿活动的动力。群体志愿行动回应了污名化导致的社会排斥,使这一群体找到了融入社会的路径。

作者

霍芸瑞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社工部社会工作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医务社会工作、残障康复社会工作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阿瑟·克莱曼,2010,《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方筱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Berger,P.L. & Luckman,T.,1991,《社会实体的建构》,邹理民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 鲍雨、黄盈盈,2015,《从偏差到“体现”:对“残障”意义的社会学理解》,《北京社会科学》第5期。
  • 丁瑜、李会,2013,《住院康复精神病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充权:一个广州的个案研究》,《社会》第4期。
  • 戈夫曼,2009,《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宋立宏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 迈克尔·奥利弗、鲍勃·萨佩,2009,《残疾人社会工作》,高巍、尹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徐岩,2017,《住院精神病患者污名化下的身份抗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 杨锃,2015,《残障者的制度与生活:从“个人模式”到“普同模式”》,《社会》第6期。
  • 杨锃,2018,《“正常化”视野下公共性建设之探索——基于城市社区无障碍设施的利用与改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 于莲,2018,《以可行能力视角看待障碍:对现有残障模式的反思与探索》,《社会》第25期。
  • Corrigan,P.W.,Kerr,A. and Knudsen,L. 2005.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Explanatory Models and Methods for Change”,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11.
  • Morris,J. 1993. Independent Lives?Community Care and Disabled People. London:Macmillan.

残障者日常生活中的排斥与融合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9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无喉康复者群体的志愿生活
    1. (一)残障的社会模式
    2. (二)研究方法
  • 三 一体多面的日常生活呈现
    1. (一)排斥与融合共存的家庭生活
      1. 1.与家人间的互动变少
      2. 2.介意发声时的冷暴力应对
    2. (二)深层自我排斥:原有朋辈中的回避者
      1. 1.担忧痰液排泄
      2. 2.退出原有朋辈群体
      3. 3.有意识划分正常与异常
    3. (三)公共场合中的沉默者
      1. 1.遮挡气切口
      2. 2.在意痰液排泄
      3. 3.尽量避免发声和互动
    4. (四)生命意义的重新获得:康复志愿者
      1. 1.病房探访
      2. 2.探访后的食管发声基地
      3. 3.医院各类表演活动
    5. (五)S市癌症俱乐部的活跃者
      1. 1.俱乐部旅游
      2. 2.参与表演节目
    6. (六)媒体上的励志者
  • 四 日常生活的多重面向与社会排斥的消解
    1. (一)群体外的感受:异样与被排斥
    2. (二)群体内场景:群体认同与自我实现
  • 五 结论与讨论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