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摘要

2014年以来,党和政府提出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领域。大学阶段正是青年发展的重要时期,既有成长的契机,又可能面临许多问题,其中人际适应问题更为突出。本研究先使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F学院两个专业新生适应状况进行测量,并从中筛选出人际适应维度得分较低的6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接下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问卷、环境调查等方法对研究对象在人际适应问题上的表现和成因进行了解,并对其需求进行了具体界定。根据研究对象的问题和需求,结合小组动力学理论,笔者选取成长小组的形式对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问题进行专业介入。小组活动结束后,采取多种方法对小组介入成效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小组工作在解决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和优势,表现为组员能够形成比较客观的人际认知,掌握了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并能将小组中学习到的经验技巧运用到生活中。

作者

邓文龙 ,上海大学社会工作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学校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建文,2001,《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
  • 陈礼灶,2015,《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
  • 陈晓、徐菲、林绚晖,2012,《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2期。
  •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2005,《〈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第2期。
  • 黄丽华,2003,《团体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李昊、侯玉波,2017,《藏族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跨文化人际适应》,《民族教育研究》第5期。
  • 梁志燊,1995,《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
  • 鲁维颖,2016,《中学新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
  • 陶沙,2003,《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第5期。
  • 屠嘉俊、万娟、熊红星、张璟,2016,《父母支持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第4期。
  • 王钢,2007,《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编制及特点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 王维杰,2006,《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调研》,《思想教育研究》第1期。
  • 吴素梅、谭焙垚,2009,《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受欺负儿童人际适应水平的实验研究》,《中国学校卫生》第6期。
  • 谢莉,2014,《班级团队建设对大学生适应性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学刊》第6期。
  • 薛可、余明阳,2007,《人际传播学》,同济大学出版社。
  • 张冲,2014,《中小学生情绪智力对人际适应的影响:情绪适应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第11期。
  • Catalina,L.Toma. 2014. “Towards Conceptual Convergence:An Examination of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62:2.
  • Hermann,Astleitner & Claudia Ortner. 2017.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exploring a Social Problem-solving Measurement Approach,”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6:58-75.

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2.5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2. (二)具体研究问题
    3. (三)研究意义
      1. 1.理论意义
      2. 2.现实意义
    4. (四)概念界定
  • 二 文献综述
    1. (一)国内研究情况
      1. 1.对人际适应内容的探讨
      2. 2.影响人际适应的因素
      3. 3.干预措施的探讨
    2. (二)国外研究情况
    3. (三)文献评述
  • 三 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1. (一)理论视角
    2. (二)研究思路
    3. (三)具体研究方法
      1. 1.参与式观察
      2. 2.半结构式访谈
  • 四 问题表现和原因分析
    1. (一)具体表现
      1. 1.消极自我评价
      2. 2.缺少知心朋友
      3. 3.社交能力较弱
      4. 4.异性交往困扰
    2. (二)产生原因
      1. 1.人际认知偏差
      2. 2.个体成长差异
      3. 3.方法技巧缺乏
  • 五 介入的实务过程
    1. (一)需求预估和界定
    2. (二)可行性分析
      1. 1.客观条件
      2. 2.成员性质
    3. (三)介入方案
    4. (四)实施过程
      1. 1.第二节小组活动
      2. 2.第三节小组活动
      3. 3.第七节小组活动
  • 六 小组成效评估
    1. (一)前后测评估
    2. (二)小组满意度评估
  • 七 总结和反思
    1. (一)研究总结
    2. (二)进一步反思
      1. 1.对于活动设计的反思
      2. 2.对于评估方法的反思
      3. 3.对于介入技巧的反思
      4. 4.对于专业角色的反思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