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以清华大学“丝路大篷车课堂”为例

摘要

“写在丝绸之路上的大篷车课堂”这一课程在清华大学设置20年,该课程通过探索丝绸之路上的沙漠之路、草原之路、佛教之路等路线,以旅行、阅读并撰写其风土人情等方式鼓励跨文化对话。作为清华大学首批挑战性课堂,“丝路大篷车课堂”是融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团队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大篷车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时代契机和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分析“丝路大篷车”课堂的教学模式和运作机制,旨在为丝路学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为“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

李希光 ,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巴基斯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中信改革与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
Li Xiguang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以清华大学“丝路大篷车课堂”为例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1.6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丝路大篷车”课堂概况
  • 二 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丝路大篷车”新闻写作教育特色
  • 三 “丝路大篷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1. 1.广泛阅读,激发好奇心
    2. 2.教学相长,随采随写
    3. 3.师生互动,兴趣导向
    4. 4.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 四 “丝路大篷车”与“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