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墙有耳」读解

摘要

吾人将古语视为未经论证之命题,尝试补为论证。 郭店楚墓竹简《语丛四》第2简有云:“墙有耳。”此言亦见于《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伏寇在侧者,沈疑得民之道也。”可知为古人习语。后世复演此语为“隔墙有耳”。 “墙有耳”,乍观之,此一语之重点所在无疑为“耳”。然则耳何为?在听。听如何可能?必有声。此耳听何声?人之言语。人何为言?交流。交流如何可能?有听者在。听者如何能听?有耳。但此耳异于“墙有耳”之耳。彼为言者不欲其听而听之者,此则为欲其听之者。 然则二者何以别之?以墙。墙如何可能?墙并非自然而生者,乃人为创作之物,故其目的性即在于其功能。试寻墙何所用:长城阻断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夏与夷),城墙间离都市与乡野(城与乡),宫墙隔绝朝廷与民间(朝与野),院墙区别社会与家庭(公与私),屋壁划分他人与一己(人与我)。因之墙异于同为建筑之桥梁及高台,其功能并非交通与提升,而在于隔离与区分。因此墙必须建筑于边界之上,墙自身即为边界之具象化!

关键词

作者

李若晖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2006—2008年),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2008—2017年)。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墙有耳」读解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1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