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浦东“家门口”法律服务的现状描述与远景展望

摘要

浦东新区“家门口”法律服务实践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存在需求与资源难以对接、服务精准性不足、服务水平亟待提高、队伍管理僵化和法律服务定价机制单一等问题。为了提升“家门口”法律服务的效能,建议从法律需求的识别机制、法律需求的回应机制和法律需求的满足度评价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制度的完善,同时从队伍构成、管理方式、考核模式和激励手段等方面,加强居村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并重视居村法律服务经验沉淀,以期更好地反哺实践。

作者

陈军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蒋银华:《政府角色型塑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从“统治行政”到“服务行政”》,《法学评论》2016年第3期。
  • 陈云良、寻健:《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展开》,《法学研究》2019年第3期。
  • 司莉:《协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中国司法》2015年第12期。
  • 蒋思佳:《乡村振兴中的公共法律服务实践及其路径优化》,《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 杨凯:《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政法干部论坛》2019年第8期。
  • 邓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关系研究》,《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 江国华:《行政转型与行政法学的回应型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
  • 蒋银华:《政府角色型塑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从“统治行政”到“服务行政”》,《法学评论》2016年第3期。
  • 陈云良、寻健:《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展开》,《法学研究》2019年第3期。
  • 司莉:《协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中国司法》2015年第12期。
  • 蒋思佳:《乡村振兴中的公共法律服务实践及其路径优化》,《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 杨凯:《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政法干部论坛》2019年第8期。
  • 邓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关系研究》,《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 江国华:《行政转型与行政法学的回应型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

浦东“家门口”法律服务的现状描述与远景展望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2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浦东居村法律顾问的公共法律服务实践
    1. (一)法律服务内容丰富
    2. (二)法律服务平台多样
    3. (三)法律服务队伍多元
    4. (四)法律服务制度完备
    5. (五)法律服务成效显著
  • 二 对浦东居村公共法律服务实践的反思
    1. (一)居村民的法律需求与居村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难以顺畅对接的矛盾
    2. (二)居村民法律需求的多样性与居村公共法律服务精准性欠缺的矛盾
    3. (三)居村法律顾问队伍灵活性需求与司法行政管理的规范性要求的矛盾
    4. (四)居村民高质量法律服务需求与居村律师法律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的矛盾
    5. (五)法律服务的复杂性与定价机制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
  • 三 打造居村公共法律服务浦东品牌的路径建议
    1. (一)法律需求的识别机制
      1. 1.重视既有资料和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梳理不同特征群体的法律需求,做到胸中有丘壑
      2. 2.延伸联系居村民的触角,多渠道汇集法律需求信息
      3. 3.预判分析,及时介入,加强对居村民法律需求的引导
      4. 4.发挥成功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群众依托居村法律资源满足其法律需求
      5. 5.主动关注特殊群体的法律需求,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权益
    2. (二)法律需求的回应机制
      1. 1.可得性
      2. 2.及时性
      3. 3.精准性
    3. (三)法律需求的满足度评价机制
      1. 1.探索建立居村法律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 2.对群众评议不满意的案件的后续处理机制
      3. 3.第三方评估
    4. (四)居村法律顾问队伍建设
      1. 1.队伍构成力求多元化,从政府、市场和社会吸纳人才
      2. 2.队伍管理兼顾规范性和灵活性,确保居村法律顾问队伍运转有序高效
      3. 3.队伍考核坚持透明化,通过公开透明的考核机制确保考核结果的权威性
      4. 4.队伍激励追求实效性,以有效激励手段凝聚队伍人心
    5. (五)居村法律服务经验沉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