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摘要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流动的、活着的世界级人类文明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绵长的文化基因。当前,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区域协同机制;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打造运河文化符号;推动产业融合,创意文化遗产传承方式,丰富大运河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成为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标志性文化品牌,成为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利用的中国样板。

作者

范周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文化和旅游部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教指委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政策及理论体系、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等。
杨矞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博士生,《中国文化产业年鉴(中、英文版)》副主编,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产业研究。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李冉:《中国大运河:当文化遗产流向未来文明——对话著名文化学者范周》,《人民交通》2018年第7期。
  • 李云鹏、吕娟:《大运河水利遗产现状调查及保护策略探讨》,《水利学报》2016年第9期。
  • 熊海锋:《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解析与建设对策研究》,《人文天下》2017年第23期。

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9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现状
    1. (一)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保护形式多样
    2. (二)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各类规划相继出台
    3. (三)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沿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4. (四)沿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文化和旅游业基础较好
    5. (五)大运河文化品牌意识增强,系列重点项目有序建设
  • 二 大运河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1. (一)沿线省市运河文化和旅游发展基础不平衡
    2. (二)大运河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仍存在矛盾
    3. (三)运河文化内涵挖掘不足,运河特色文化体系未形成
    4. (四)运河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
    5. (五)缺乏有效的沿线协同合作,统筹协调机制有待创新
  • 三 大运河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1. (一)因地制宜顶层设计,打造大运河文化IP
    2. (二)更新资源活化方式,增强文化遗产传承活力
    3. (三)挖掘运河文化内涵,推动运河文旅价值转化
    4. (四)统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5. (五)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构建运河文化品牌体系
    6. (六)促进产业融合对接,探索文旅融合的新业态
    7. (七)建立健全区域协同机制,增强统筹管理能力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