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对安乐哲中国典籍英译的学理反证

摘要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渐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越来越激烈。在此语境下,西方有一批哲学家、翻译家开始重新审视长期在西方世界失语的中国哲学,并尝试重新英译中国典籍,其中安乐哲最具代表性。他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不同于西方之处在于中国文化中没有“超绝”的概念,主张要“去西方文化中心化”,试图以其过程哲学的专业背景来解释、翻译中国典籍。这样的尝试吸引了大量关注,获得了不少支持者。笔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对其翻译主张与作品提出几点质疑,从哲学和语言学层面予以反证,指出其核心概念翻译的偏误。

作者

赵彦春 ,上海大学教授,涉猎哲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多个领域,翻译实践上坚守以诗译诗、以经译经的准则。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安乐哲,2002,《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温海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安乐哲、郝大维,2004,《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何金俐译,学苑出版社。
  • 安乐哲、郝大维,2005,《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施忠连等译,学林出版社。
  • 安乐哲、罗思文,2010,《早期儒家是德性论的吗?》,谢扬举译,《国学学刊》。
  • 安乐哲、罗思文,2003,《〈论语〉的哲学诠释》,余瑾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陈国兴,2010,《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中国比较文学》第1期。
  • 杜小真、张宁,2003,《德里达中国讲演录》,中央编译出版社。
  • 黑格尔,1956,《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韩振华,2012,《早期儒家与德性伦理学:儒家研究中的相对主义话题——兼与安乐哲、罗思文商榷》,《伦理学研究》第3期。
  • 刘宓庆,2005,《翻译美学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彭爱和、伍先禄,2008,《论文化中心主义对中西跨文化翻译的操纵》,《外语学刊》第1期。
  • 孙际惠,2014,《论安乐哲的翻译思想》,《中国科技翻译》第4期。
  • 孙际惠、屠国元,2014,《美国汉学家安乐哲〈论语〉英译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 孙周兴,2008,《翻译的限度与译者的责任——由安乐哲的汉英翻译经验引发的若干思考》,《中国翻译》第2期。
  • 《新华字典》,2011,商务印书馆。
  • 章媛,2012,《近代以来英译本对〈道德经〉的哲理化解读》,《东岳论丛》第8期。
  • Ames,Roger T.,Hall,David,1995.,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Elwell,Walter A,1996.,Baker Book House Company.

对安乐哲中国典籍英译的学理反证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9.2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安乐哲翻译中的哲学思想及其翻译策略
    1. (一)安乐哲翻译的哲学思想
    2. (二)安乐哲的翻译策略
      1. 1.核心术语的翻译选择——异化、强调字形
      2. 2.动态结构的应用
  • 二 思考与批判
    1. (一)对核心术语的翻译是否为翻译?
    2. (二)安乐哲的“去西方文化中心化”是否真的实现了?
    3. (三)中国哲学是否没有“超绝”的概念?
  • 三 结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