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行政压力、政绩冲动与利益耦合: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及效度分析

摘要

湖北省鹤峰县“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曾在2001年获得第一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奖,这个项目是地方政府在当时扶贫困境中试行的创新做法,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它明确了政府和民营企业各自在扶贫方面的责任。其中,政府的责任主要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并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而民营企业大户的责任是建立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吸纳就业和以保护价收购农副产品,对于农户来说则以公司为依托从而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一项目在后来的扶贫运作中也具有很强的持续性,政府通过扶强扶优的办法保证了还贷和再投放的扶贫资金使用能力,企业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和组织农户生产保证了企业盈利能力,农户通过保护价销售农副产品保障了企业的生产收入能力,在三方利益分配平衡的格局下,该项目获得了长足发展。该项目从发起至今已经10余年,为了了解项目的后续发展情况,华中师范大学调研组于2016年8月29~31日对该项目进行了为期3天的跟踪调研。

关键词

作者

吴理财 等 吴理财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院长、教授,安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地方政治、乡村治理、文化治理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China’s Township System、《从“管制”到“服务”: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县乡关系:问题与调适——咸安的表述》、《公共性的消解与重建》、《文化治理视域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行政压力、政绩冲动与利益耦合: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及效度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0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第一节 项目创新的现实背景
    1. 一 政府行政解压下的思路转变
    2. 二 乡镇企业改制后的发展契机
    3. 三 政策和资本导入下的强力促动
  • 第二节 项目创新的阶段性发展
    1. 一 新生时期:扶贫策略转变与民营企业诞生(1994~2000年)
    2. 二 兴起时期:扶贫模式成型与企业扶贫依赖(2000~2006年)
    3. 三 发展时期:政府扶贫工作与农村基层治理(2006~2009年)
    4. 四 兴盛时期:扶贫政策支撑与产业扶贫主导(2009~2013年)
    5. 五 转型时期:扶贫方式结构化和治理化发展(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项目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
    1. 一 行政体制压力下的强力推动
    2. 二 政府自利行为中的政绩冲动
    3. 三 政府政策、技术和资金等的大力支持
    4. 四 分利秩序下“利益耦合”机制的建立
  • 第四节 项目创新效度分析:基于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关系视角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