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凉山彝族传统宗教的认同基础与符号边界

摘要

族群的宗教认同,基于不同的民族群体和宗教类型,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和运行机制。本文根据宗教认同理论,分析基于族群血缘身份和原生性宗教类型的凉山彝族(诺苏)传统宗教,其宗教认同的社会群体基础和符号边界,以探究少数民族传统宗教的认同特点。论文通过分析指出,凉山彝族的传统宗教认同,是在族群“血缘”身份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血缘始祖“阿普笃慕”及“六祖”中“古侯、曲涅”分支的族群记忆,界定了这个群体的符号边界;阿普笃慕的子孙后代、生活在凉山地区的诺苏人,构成了宗教认同的群体基础;而以父系血缘为核心的家支社会结构,奠定了宗教认同的社会基础。血缘关系演化为对祖先的记忆、信仰与崇拜,导致对传统宗教的认同始终无法超越族群的边界而成为与其他群体共享的内容。而作为一种原生性的宗教类型,凉山彝族传统宗教嵌入、弥漫于社会结构与制度中,而使得宗教与族群的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固守着诺苏群体的边界,直至社会文化变迁与群体互动频繁的今天,还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

张可佳 (1983~ ),女,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宗教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民族宗教理论。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凉山彝族传统宗教的认同基础与符号边界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0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