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经验实践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从一个农业人口占近90%的农业国家转变为人均GDP 89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58.52%、高铁通车里程达到2.5万公里、移动互联用户数量达到11亿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一个人口缺乏流动的静止社会转变为一个人口有序流动的开放社会;从一个低劳动成本的生产型社会转变为一个人们需求不断增加的消费型社会。本书前几章已经从社会生活、社会治理、社会心态三个维度呈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接下来我们将就这些实践经验反映出的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的独特路径进行分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受到自身历史文化传统、革命传统、计划经济传统等多种传统和全球化带来的西方现代文化与科学技术变迁的共同影响,它们在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中彼此影响、相互交融,使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呈现充实丰富、多元多彩又兼容并蓄的特征;从社会治理角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社会问题,在对社会需求予以回应的过程中,探索社会治理方法,积累社会治理经验,逐步实现社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治理方式的科学化、治理过程的民主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民众的社会参与内容和方式亦不断变化。那么,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践经验是怎样的?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路径有什么不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具有什么独特性?本章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

作者

贾文娟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经验实践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1.5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社会现代化的路径:西欧经验与中国探索
    1. (一)欧洲现代化的早发内生路径
    2. (二)欧洲现代化的动力机制
    3. (三)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不足
  • 二 社会参与与社会现代化:一个分析框架
    1. (一)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的三个支点
    2. (二)从社会参与看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路径
    3. (三)中国社会现代化历程的三个阶段
  • 三 单位制中的社会参与与主人翁精神
    1. (一)生产中的社会参与
    2. (二)主人翁: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性”
  • 四 市场化下的社会参与与权利诉求
    1. (一)城市居民的社会参与
    2. (二)农民工的社会参与
    3. (三)农村居民的社会参与
    4. (四)权利维护:市场化改革时期的“公共性”
  • 五 新时代的社会参与与社会福祉增长
    1. (一)与社会参与相关的立法进程
    2. (二)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
    3. (三)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会自组织
    4. (四)满足社会需求:新时代的“公共性”
  • 六 小结
    1. (一)“政党-国家”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2. (二)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是“制度-生活”长期复杂互动的结果
    3. (三)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一个自反性的历史进程
    4. (四)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