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摘要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既受制于国家制度与宏观政策安排,又与人的主观活动密不可分,更离不开区域经济社会内部的环境条件。本章将从文化生态学理论的视角,借助PEST战略环境分析工具对影响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科技环境等变量进行分析。 文化生态学理论最早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于1955年提出。他结合生态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学科,指出“文化与环境”的内在联系和生态链关系,把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作为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土壤,用来解释具有不同地区特色的文化形貌和文化模式的起源。斯图尔德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三个研究方法:第一,必须分析开发技术或生产技术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第二,必须分析用特殊的技术手段开发特殊地区中的行为模式;第三,必须弄清楚行为模式在开发环境中影响其他文化方面所具有的作用程度。斯图尔德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认识到环境与文化是不可分离的,文化和环境有时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可见,文化生态学研究的是环境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发展、衰落要受到当地价值观、社会组织、生活方式、文化体制、科学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能够适应环境,并且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文化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而不能因地制宜、随时调整的文化,就如同失去了土壤的植物,面临的是枯萎和衰竭。文化生态学把文化看成人们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系统,通过寻求各种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来解释特定区域的文化特征。本章将对影响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要素予以阐述。

关键词

作者

李少惠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宝钢优秀教师,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理论人才。主要从事民族地区行政发展、文化政策与文化治理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论文50余篇。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7.9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自然地理环境
    1. (一)民族区域分布
    2. (二)地形地貌
    3. (三)气候水文
    4. (四)资源物种
  • 二 政策环境
    1. (一)国家宏观政策
      1. 1.第一阶段:文化产业初步萌芽(1978~1984年)
      2. 2.第二阶段:文化产业市场形成(1985~1991年)
      3. 3.第三阶段:文化产业全面发展(1992~2002年)
      4. 4.第四阶段:文化产业地位确立(2003~2012年)
      5. 5.第五阶段:文化改革深入推进(2013年至今)
    2. (二)地区发展政策
  • 三 经济环境
    1. (一)国家经济环境
    2. (二)甘肃经济环境
    3. (三)民族地区经济环境
      1. 1.甘南经济环境
      2. 2.临夏经济环境
  • 四 社会文化环境
    1. (一)民族多元构成
    2. (二)文化体系
      1. 1.藏传佛教文化体系
      2. 2.伊斯兰文化体系
    3. (三)风俗习惯
      1. 1.藏族风俗习惯
      2. 2.回族风俗习惯
    4. (四)文化需求
    5. (五)公共文化服务
  • 五 科技环境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