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贵州文化自信建设的现实途径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和传承,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代表中华民族特质和精神的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产生了顺应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王阳明文化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王阳明的学说,在多次发言中提到了王阳明文化对解决当代人类面对发展困境的启示,指出了在当代发展王阳明主要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曾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王阳明心学在贵州创立,是阳明先生被贬至龙场驿后磨砺自身、升华自我、大彻大悟探索到的心学之理。为了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我们要进一步探索、组织、弘扬和实践王阳明文化,把它与贵州传统精神和新时代贵州精神结合起来,建设贵州精神高地。

关键词

作者

贺梦依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认知语言学。在新华网、《贵州日报》、今贵州等媒体上发表“政治生态”“高校思想教育”主题的文章数十篇。在《外语界》《中国外语》《外国语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隐喻与政治的关系识解》《青年联合会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从Lakoff的“道德政治”看中国的软实力外交》《政治隐喻中的意识形态》等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参与国家、教育部和省级课题8项。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贵州文化自信建设的现实途径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2.4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充分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阳明文化”
    1. (一)王阳明的思想成就及其历史地位
    2. (二)王阳明思想产生的背景
      1. 1.社会历史背景
      2. 2.学术理论渊源
      3. 3.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的经历
    3. (三)王阳明“龙场悟道”的主要思想
      1. 1.“心外无物”及“格物致知”
      2. 2.“知行合一”的思想
      3. 3.“致良知”思想
    4. (四)阳明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1. 1.王门学派对阳明心学的学习和继承
      2. 2.阳明心学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
    5. (五)阳明文化与新时代贵州精神
      1. 1.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挖掘和传承“阳明文化”的时代价值
      2. 2.结合“阳明文化”对新时代贵州精神进行解读
  • 二 弘扬和践行中国革命文化中的“长征文化”
    1. (一)长征文化的生成和内涵
      1. 1.长征文化的生成
      2. 2.长征文化的主要内容
      3. 3.长征文化的内涵
    2. (二)遵义会议精神的形成和内涵
      1. 1.“遵义会议精神”的形成
      2. 2.“遵义会议精神”的主要内容
      3. 3.“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
    3. (三)长征文化与遵义会议精神的关系
      1. 1.在贵州的长征
      2. 2.遵义会议精神与长征文化的关系
    4. (四)弘扬和践行中国革命文化中的“长征文化”
      1.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知识为指导,弘扬和践行遵义会议精神
      2. 2.契合贵州传统文化价值,弘扬和践行遵义会议精神
  • 三 总结和推广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文化
    1. (一)“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基本情况
    2. (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实践的基本现状
    3. (三)“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实践的文化价值和功能
      1. 1.“富在农家”——凝聚思想共识
      2. 2.“乐在农家”——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3. 3.“学在农家”——培育新型农民
      4. 4.“美在农家”——建设乡村优美环境
  • 四 提升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1. (一)民族文化是贵州的宝贝
      1. 1.贵州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2. 2.各民族文化特色彰显贵州文化内涵
      3. 3.贵州民族文化的分类及特征
    2. (二)贵州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形态
      1. 1.苗族优秀文化
      2. 2.布依族优秀文化
      3. 3.侗族优秀文化
      4. 4.土家族优秀文化
      5. 5.彝族优秀文化
      6. 6.仡佬族优秀文化
      7. 7.水族优秀文化
    3. (三)提升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具体路径
      1. 1.深入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化
      2. 2.加强少数民族题材的文艺创作
      3. 3.建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