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三王”信仰、村寨组织与国家观念

摘要

如果说以父子关系为基础的“兜”组织和地域内部通婚网络的形成,显示的是和里、南寨内部各姓氏人群如何在明代“猺乱”之后重新调整关系并且凝聚成一个地域共同体,那么,围绕“三王”信仰所展开的朝廷赐封、庙宇重建和神明形象的书写与刻画,以及从清代中后期以来就逐步形成的六甲轮祭组织、祭祀礼仪和“三王”神诞巡游仪式,就显示出“三王”作为本土神灵信仰如何成为串联当地村寨社区中的个人、家族和村寨的重要精神符号,以及与国家互动的地方群体象征。 农历每月初一、十五,都会有虔诚的信众前往“三王”庙烧香、叩拜、献上供品,祈求神明赐福和保佑。当地村民也常常会将“三王”的名号与自己的祖先及当地信奉的其他神明共同书写在家中设立的香火堂上,作为个人或家庭每日或定期祭拜的对象。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五或三月初三,村民们会以家族、村寨或者某种圣会为主导,组织祭祀神明的“三王”神诞活动。“三王”庙宇不仅成为当地人信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社区活动的重要场所。村民以个人、家族或村寨的名义参与其中,与其他人群在祭祀“三王”的活动中互动沟通,形成某种合作甚至竞争的关系。这些祭祀群体以神明信仰为中心,以不同形式组成的祭祀组织则成为跨地域族群关系的重要纽带,甚至成为地方民众联合起来与以地方官府为代表的王朝国家进行互动的场域。

关键词

作者

黄瑜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民族学博士后。先后于厦门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和人类学硕士学位,于中山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历史人类学、族群研究、社会文化史。长期关注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记忆与书写、仪式传统与实践、族群关系及社会文化变迁。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三王”信仰、村寨组织与国家观念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7.3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第一节 宋代:“蛮户纳土”与神明赐封
  • 第二节 由明入清:“三王”与“竹王”信仰传统的延续
  • 第三节 “三献礼”祭祀仪式的形成与传承
  • 第四节 “三王”诞游神:跨村寨的游神仪式与祭祀空间
    1. 一 “迎竹王”仪式
    2. 二 “三王”巡游仪式
    3. 三 “送竹王”仪式
    4. 四 游神仪式与神圣祭祀空间关系探讨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