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当前中国社会组织的要素来源和实践影响:基于CGSS2012的分析

摘要

本文的分析说明,在个体层面上体制框架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组织样态和公众参与。基于CGSS2012的分析显示,首先,政党成员和单位就业者表现出更高的社会组织参与和公众参与水平。并且,政党身份对公众参与实践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经由社会组织的中介作用实现。其次,各类社会组织都显著地提升了实践层面的公众参与水平。最后,收入虽然显著提升个体的组织参与水平但对参与实践没有显著影响。上述发现具有以下意义:(1)从经验上看,当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设计得到了预期效果;(2)证实基层社会生活中存在具有明确特征的积极分子,基层社会空间中存在多重治理网络的融合;(3)就理论来说,本文也提示,在科层政府技术治理的制度环境之外,体制框架构成了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以及有必要进一步讨论政党与社会的互动机制。

作者

纪莺莺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Ji Yingying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法〕阿列克西·托克维尔(2008):《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 伯兰德、朱健刚(2007):《公众参与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对绿色社区建设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 毕向阳等(2010):《单位动员的效力和效度——对我国城市居民“希望工程”捐款行为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 陈家喜、黄卫平(2007):《把组织嵌入社会:对深圳市南山区社区党建的考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6期。
  • 陈鹏(2010):《当代中国城市业主的法权抗争——关于业主维权活动的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第1期。
  • 陈映芳(2006):《行动力与制度限度: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第4期。
  • 陈云松(2013):《互联网使用是否扩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基于CGSS2006的工具变量分析》,《社会》,第5期。
  • 程坤鹏、俞祖成(2019):《嵌入与功能整合:社会组织党建的“政治性——社会性”二维分析》,《中国非营利评论》,第1期。
  • 〔美〕道恩·亚科布奇(2012):《中介作用分析》,李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冯仕政(2006):《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第3期。
  • 高丙中(2000):《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 高勇(2014):《参与行为与政府信任的关系模式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 顾昕、王旭(2005):《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第2期。
  • 管兵(2013):《城市政府结构与社会组织发育》,《社会学研究》,第4期。
  • 桂勇(2007):《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粘连模式》,《社会》,第6期。
  • 〔德〕海贝勒、舒耕德(2009):《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张文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胡安宁、周怡(2013):《一般信任模式的跨部门差异及其中介机制》,《社会》,第4期。
  • 胡荣(2008):《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社会学研究》,第5期。
  • 华尔德(1996):《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 黄荣贵、桂勇(2011):《集体性社会资本对社区参与的影响——基于多层次数据的分析》,《社会》,第6期。
  • 黄晓春(2015):《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第9期。
  • 〔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2014):《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张明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 纪莺莺(2015):《当代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的政策影响力:制度环境与层级分化》,《南京社会科学》,第9期。
  • 纪莺莺(2016):《治理取向与制度环境:近期社会组织研究的国家中心转向》,《浙江学刊》,第3期。
  • 纪莺莺、范晓光(2017):《财大气粗?——私营企业规模与行政纠纷解决的策略选择》,《社会学研究》,第3期。
  • 〔加〕柯鲁克夫妇(2007):《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安强、高建译,燕凌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李春玲(2011):《寻求变革还是安于现状?——中产阶级社会政治态度测量》,《社会》,第2期。
  • 李丁、唐承祚(2016):《精英团结与政治审查: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的实证研究》,《开放时代》,第3期。
  • 李汉林(2008):《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社会》,第3期。
  • 李辉(2008):《社会报酬与中国城市社区积极分子——上海市社区楼组长群体的个案研究》,《社会》,第1期。
  • 李骏(2009):《住房产权与政治参与:中国城市的基层社区民主》,《社会学研究》,第5期。
  • 李路路等(2009):《市场转型与“单位”变迁:再论“单位”研究》,《社会》,第4期。
  • 李猛等(1996):《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总第16期。
  • 李朔严(2018):《政党统合的力量:党、政治资本与草根NGO的发展——基于Z省H市的多案例比较研究》,《社会》,第1期。
  • 李友梅等(2012):《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 梁玉成(2007):《现代化转型与市场转型的效应分解——市场转型研究的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模型》,《社会学研究》,第4期。
  • 刘平等(2008):《变动的单位制与体制内的分化——以限制介入性大型国有企业为例》,《社会学研究》,第3期。
  • 刘欣、朱妍(2011):《中国城市的社会阶层与基层人大选举》,《社会学研究》,第6期。
  • 刘春荣(2007):《国家介入与邻里社会资本的生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
  • 路风(1989):《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 〔美〕罗伯特·帕特南(2001):《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罗婧、王天夫(2012):《何以肩负使命:志愿行为的持续性研究——以大学生支教项目为例》,《社会学研究》,第5期。
  • 毛丹(2018):《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的型构——1949~1954年居委会档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 〔美〕罗纳德·英格尔哈特(2013):《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严挺译,祁玲玲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倪咸林(2017):《十八大以来的社会组织治理:政策演化与内在逻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第5期。
  • 渠敬东等(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 盛智明(2016):《组织动员、行动策略与机会结构:业主集体行动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社会》,第3期。
  • 〔美〕塞缪尔·亨廷顿(1988):《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 史普原、李晨行(2018):《派生型组织:对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态的组织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 孙飞宇(2016):《生产“社会”,还是社会的自我生产?——以一个NGO的扶贫困境为例》,《社会》,第1期。
  • 孙立平等(1999):《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孙秀林(2018):《中国都市社会脉动上海调查(20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孙兆霞(2017):《以党建促脱贫:一项政治社会学视角的中国减贫经验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 唐文玉(2018):《从“总体性生存”到“嵌入式发展”——“党社关系”变迁中的社会组织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3期。
  • 王向民(2014):《中国社会组织的项目制治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5期。
  • 王新松、张秀兰(2016):《中国中产阶层的公民参与——基于城市社区调查的实证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1期。
  • 王颖等(1993):《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温忠麟、叶宝娟(2014):《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心理科学进展》,第5期。
  • 〔美〕西达·斯考切波(2015):《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 肖瑛(2014):《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中国社会科学》,第9期。
  • 杨敏(2005):《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社会》,第5期。
  • 应星(2016):《“把革命带回来”:社会学新视野的拓展》,《社会》,第4期。
  • 张汉(2012):《地域导向的党组织建构与中国新城市空间的治理——对宁波天一广场的个案研究》,《人文地理》,第2期。
  • 张静(2003):《阶级政治与单位政治——城市社会的利益组织化结构和社会参与》,《开放时代》,第2期。
  • 张紧跟(2012):《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社会》,第3期。
  • 张长东(2017):《社会组织与政策协商:多元主义与法团主义之辨》,《浙江学刊》,第1期。
  • 张翼(2008):《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 张跃然(2018):《反映社会还是塑造社会?——国外社会学讨论“政党-社会关系”的两条路径》,《社会学研究》,第3期。
  • 折晓叶(1997):《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朱健刚(1999):《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第26和27期。
  • 祝灵君(2010):《社会资本与政党领导:一个政党社会学分析框架的尝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Anria,S.(2016),“Democratizing Democracy? Civil Society and Party Organization in Bolivia”,48(4).
  • Baron,R.M.& Kenny,D.(1986),“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51.
  • Berger,B.(2009),“Political Theory,Political Sicence and the End of Civic Engagement”,7(02).
  • Bernstein,T.P.(1967),“Leadership and Mass Mobilisation in the Soviet and Chinese Colletivisation Campaigns of 1929-30 and 1955-56 A Comparison”,31.
  • Chen,J.& Lu,C.(2006),“Does China's Middle Class Think and Act Democratically?”,11(2).
  • Inkeles,A.D.& Smith,D.H.(1976),:,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Lu,Yao & Tao,Ran (2017),“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Collective Action:Lineage Networks,Semiautonomous Civic Associations,and Collective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122(6).
  • Mackinnon,D.& Dwyer,J.(1993),“Estimating Mediated Effects in Prevention Studies”,17(2).
  • Ruef,M.& Kwon,Seok-Woo (2016),“Neighborhood Associations and Social Capital”,1.
  • Schofer,E.& Fourcade-Gourinchas,M.(2001),“The Structural Contexts of Civic Engagement: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66(6).
  • Schofer,E.& Longhofer,W.(2011),“The Structural Sources of Association”,117(2).
  • Skocpol,T.& Morris,F.,eds.(1999),,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
  • Stark,D.(1996),“Recombinant Property in East European Capitalism”,101(4).
  • Spires,A.(2011),“Contingent Symbiosis and Civil Society 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Understanding the Survival of China's Grassroots NGOs”,117(1).
  • Thornton,P.(2013),“The Advance of the Party:Transformation or Takeover of Urban Grassroots Society?”,213.
  • Wietz,D.(2016),“Segregation in Civic Life:Ethnic Sorting and Mixing across Voluntary Associations”,81(4).
  • Xu,Xiaohong (2013),“Belonging Before Believing:Group Ethos and Bloc Recruitment in the Making of Chinese Communism”,78(5).

当前中国社会组织的要素来源和实践影响:基于CGSS2012的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7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引言
  • 二 文献回顾和假设提出
    1. (一)社会成员禀赋
    2. (二)体制框架
    3. (三)社会组织参与和公众参与实践
  • 三 数据和变量
    1. (一)数据
    2. (二)变量及操作化
      1. 1.因变量
      2. 2.自变量
      3. 3.控制变量
  • 四 研究发现
    1. (一)描述性统计
    2. (二)社会组织参与
    3. (三)公众参与
    4. (四)稳健性检验
  • 五 总结与讨论
    1. (一)公共事务中的积极分子
    2. (二)总体图景中的市场化叙事
    3. (三)在政党与社会之间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