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论语》之仁(下)

摘要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樊迟三次问仁,孔子所答不同。《子路》第19章朱注引胡寅曰:“樊迟问仁者三。此最先,先难次之,爱人其最后乎?”朱熹以为,胡氏此说“虽无明证,看得来是如此。若未尝告之以恭敬忠之说,则所谓‘先难’者,将从何下手?至于‘爱人’,则又以发于外者言之矣。”(《语类》卷43)观孔子所答,似于行处求仁,故樊迟此后一再以知与仁相对追问之。与本章极为相似者为《卫灵公》第5章:“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行,指行为,也指通达无阻。孔子答语中五个“行”字,第一、三、五个“行”字指行为,第二、四两“行”字指通行。诚信由衷之言与笃实恭敬之行,可以通行天下。此诚此敬常存心目之间,参前倚衡时时处处在场,然后本此而行,则无不通行。理学家普遍注重内修,故参前倚衡之语最能抓住其眼球。程颐问:“立则见其参于前,所见者何事?”谢良佐应曰:“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此教以忠信笃敬之道也。道也者,忘之不可,不忘不可,惟正心诚意,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不下带而道存者得之。当识疑在前在衡时,岂有物参倚也!”(《论语精义》卷八上)“其”字指形而上之道,非形而下之物,惟以勿忘勿助之存养工夫可见之。故忠信笃敬之行只是入道之踏板,无思无勉之本体境界与勿忘勿助之工夫体验才是他们的心仪之地。然而,子张所问之行与樊迟所问之仁,在孔子看来是同一回事,“言忠信,行笃敬”即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如此而行,则仁可得,行必通。然而如此而行的前提,却是必有所见。

关键词

作者

赵峰 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曾任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化学教研室主任。199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曾为韩国首尔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儒学、韩国古代儒学、当代新儒学、宗教神学理论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问题等。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朱熹的终极关怀》,论文《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朱熹之理辨析》《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朱陈义利王霸之辩解读》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论语》之仁(下)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9.0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五 知行与仁
    1. 1.樊迟问仁
    2. 2.力行近仁
    3. 3.求仁之知
    4. 4.仁不离知
  • 六 仁之境效
    1. 1.仁者安仁
    2. 2.朝闻道夕死可矣
    3. 3.由生死焦虑到价值焦虑
    4. 4.管仲如其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