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论语》之圣贤

摘要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朱注:“言物之高大,莫有过于天者,而独尧之德能与之准。故其德之广远,亦如天之不可以言语形容也。”“成功,事业也。焕,光明之貌。文章,礼乐法度也。尧之德不可名,其可见者此尔。”末引尹焞曰:“天道之大,无为而成。唯尧则之以治天下,故民无得而名焉。所可名者,其功业文章巍然焕然而已。”《论语注疏》何晏释“魏魏”为“高大”,包咸释“荡荡”为“广远”,皆用以形容尧之德。朱熹取之,以为尧之德不可名,唯其功业文章可见。王夫之非之,以为本章之意在以天象尧,天之用无穷,如尧之政教无穷,皆出自“尧之所有”;尧之所有不能尽,则其所为不能穷,故曰“无能名”;尧之如天,“不可以一德称”,而民无能名,尤不可作道家“清净幽玄”之想;“若以心德言之,则既与夫子‘大哉为君’之言相背,而以准之天,则将谓天有‘巍巍’之体段,其亦陋矣。”(《读四书大全说》卷五)然王氏所谓“尧之所有”,即先儒所谓“天德”之全,正是“尧之德”之所指,非偏言之一德可诋之;宋儒强调尧之德不可见,以无为而治释之,则是表达为君者不夺臣下之职的理想,故理想之君当勤于修德用贤,无为而治,不可陷于政事为之不已。孔子祖述先王,至尧而止,并非只因久远之事失传无考,也是由于尧之选贤禅位之举给整个中华文明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历史记忆。在孔子看来,尧之此举开创了真正的政治文明,奠定了其在德位合一的王者行列中的不朽地位。与此举相比,尧之所有其他作为都显得黯然失色,以至被人遗忘;而仅由此举观之,尧之德已魏魏荡荡,如天之高大广远。就尧之廷贤能云集的盛况而言,也可略见其德之大。当弟子提及吴棫《书解》论“驩兜、共工辈在尧朝,尧却能容得他,舜便容他不得,可见尧之大处,舜终是不若尧之大”,朱熹答曰:“吴《解》亦自有说得好处。舜自侧微而兴,以至即帝位,此三四人终是有不服底意,舜只得行遣。故曰:‘四罪而天下咸服。’”(《语类》卷35)德愈大,服之者愈众;德大至极,魏魏乎若天,乃尧之气象。

关键词

作者

赵峰 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曾任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化学教研室主任。199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曾为韩国首尔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儒学、韩国古代儒学、当代新儒学、宗教神学理论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问题等。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朱熹的终极关怀》,论文《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朱熹之理辨析》《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朱陈义利王霸之辩解读》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论语》之圣贤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3.5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