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政务诚信建设研究报告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提高政务诚信水平做了积极探索,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概括性地提出政务诚信建设的政治和法治构想,推动政务诚信建设快速发展,但在依法行政、信息公开、政务服务、监督体系等方面依然存在规范性、完备性、效率性、制度性问题。本报告通过分析政务诚信的内涵及本质,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从互联网技术视角,将政务服务改革作为研究重点,探索提高政务诚信水平的方法和路径。

作者

赵忠良 ,深圳市财政局副局长,管理学博士,长期从事政务服务改革研究与实践工作。
龚春辉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服务处处长,长期从事政务服务改革、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
王玲玲 ,管理学硕士,从事政务服务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李艳:《政务诚信建设的本质、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求索》2014年第5期。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年4月5日。
  • [3]《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12月30日。
  • [4]刘晚莹:《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以南京市栖霞区商事登记“不见面审批”为例》,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 [5]赵群:《BZ市政务诚信建设研究》,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 [6]《推进行风与业务融合 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中国组织人事报》2019年7月1日第4版。
  • [7]高东升:《中国共产党政务诚信思想的发展及其反省》,《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 [8]李克强:《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国行政管理》2019年第7期。
  • [9]《“最多跑一次”改革没有局外人》,《浙江日报》2019年2月11日第1版。
  • [10]陈亦宝:《“最多跑一次”改革绩效实际测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杭州市的实证调查》,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 [11]韩业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区域实践——以“不见面审批”为例》,《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 [12]张思浜:《政务诚信的评价指标及其实证研究——以苏州某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例》,《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 [13]《〈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9)〉在京发布》,《电子政务》2019年第5期。
  • [14]赵昊杰:《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政务诚信建设》,《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 [15]潘信林、唐佳明:《中国传统政务诚信的主体逻辑及其当代价值》,《铜仁学院学报》2018年第8期。
  • [16]顾丽梅:《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之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 [17]丁志刚、王杰:《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四十年:历程、成就、经验与思考》,《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 [18]张润泽、范根平:《政务诚信的基本内涵及其建设路径》,《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 [19]张杰:《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诚信建设问题研究——以Y市为例》,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政务诚信建设研究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2.7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政务诚信的内涵和本质
    1. (一)概念辨析
    2. (二)政务诚信的当代内涵
    3.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政务诚信
      1. 1.政务诚信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中日趋重要
      2. 2.政务诚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和实现方式
    4. (四)新技术背景下的政务诚信建设
      1. 1.智慧政务建设成为提升政务诚信水平的突破口
      2. 2.互联网时代对政务诚信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 二 政务诚信建设的主要举措
    1. (一)政务诚信建设方面
      1. 1.完善依法行政机制,夯实政务诚信的制度基础
      2. 2.坚持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3. 3.加强政务服务改革,建设勤政高效政府
    2. (二)守信践诺方面
      1. 1.政务服务承诺兑现
      2. 2.新官要理旧账,彰显政府公信力
    3. (三)失信惩戒方面
  • 三 政务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一)存在的问题
      1. 1.依法行政不到位
      2. 2.信息公开不完全
      3. 3.政务服务不高效
      4. 4.监督体系不健全
    2. (二)原因
      1. 1.文化根源
      2. 2.服务型政府执政理念意识不强
      3. 3.政务诚信制度缺位
      4. 4.公众参与监督不够
  • 四 对策建议
    1. (一)深化思想建设,打造“服务导向”政务诚信品质
    2. (二)深推政务诚信法治化建设,提高政务失信成本
    3. (三)加强政务服务效能建设,提升政府履职能力
    4. (四)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实现权力阳光运行
    5. (五)保障公众依法监督,促进政务诚信建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