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中学地理教材对内地与港澳身份认同的影响

摘要

本文以内地、香港和澳门所选用的中学地理教材为研究对象,采用NVivo分析方法,讨论了地理教育与居民空间身份意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尺度维度上,内地和澳门主流教材(人教版)主要立足于国家尺度但不排斥全球与区域尺度的地理叙事,而香港主流教材(雅集版)则弱化了国家尺度,重点放在全球和城市尺度叙事上;在参与维度上,雅集版教材更具参与性,通过“角色赋予”的方式大量采用香港本地素材进行教材设计,而人教版的参与性较差;在唤醒维度上,雅集版更具结构性,强调“我者”和“他者”的话语表述差异,而人教版则更具情感性,常通过历史文化唤醒学生的民族和国家归属感。概言之,内地和澳门地区的主流教材更加强调国家和民族的观念,而香港的主流教材则形成了强烈的地域性以及国家意识与地方意识错位。研究呼应了当下内地、香港和澳门地区复杂多样的空间身份意识,有助于对教育与文化地理深层关系的剖析,同时为维护祖国统一工作成果和践行教育教材改革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作者

安宁 ,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地理科学学院讲师
曾敏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An Ning
Zeng Min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舒志定:《论理解学校教育现实性的三种维度》,《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
  • [2]周尚意、戴俊骋:《文化地理学概念、理论的逻辑关系之分析——以“学科树”分析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地理学报》2014年第10期。
  • [3]钱俊希、朱竑:《新文化地理学的理论统一性与话题多样性》,《地理研究》2015年第3期。
  • [4]Jackson P.,Maps of Meaning,London:Routledge,1989.
  • [5]Crang M.,Cultural Geography,London:Routledge,1998.
  • [6]Barnes T.J.,Duncan J.S.,Writing Worlds:Discourse,Text and Metaphor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London:Routledge,1992.
  • [7]杨晗旭:《香港本土意识中的后殖民主义——滞碍香港人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内因探析》,《港澳研究》2014年第3期。
  • [8]陈丽君:《香港同胞中国国民意识变化探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 [9]Yee H.S.,Liu B.,Ngo T-W.,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Macau Chinese,Macao:Macau Foundation,2011.
  • [10]陆平辉:《试论澳门特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设——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6期。
  • [11]Ide T.,“Critical Geopolitics and School Textbooks:The Case of Environment-Conflict Links in Germany”,Political Geography,2016,55(1).
  • [12]徐玉祺、任雪萍:《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困境探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 [13]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心理研究》2012年第1期。
  • [14]Huntington S.,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London:The Free Press,2005.
  • [15]尹铎、钱俊希、朱竑:《城市新区作为“家”的表征与实践——以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第12期。
  • [16]王爱平、周尚意、张姝玥等:《关于社区地标景观感知和认同的研究》,《人文地理》2006年第6期。
  • [17]周尚意、杨鸿雁、孔翔:《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析——以798和M50两个艺术区在城市地方性塑造中的作用为例》,《地理研究》2011年第9期。
  • [18]Liu C.,An N.,Zhu H.,“A geopolitical analysis of popular songs in the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1983-2013”,Geopolitics,2015,20(3).
  • [19]赵向光、李志刚:《中国大城市新移民的地方认同与融入》,《城市规划》2013年第12期。
  • [20]李如铁、朱竑、唐蕾:《城乡迁移背景下“消极”地方感研究——以广州市棠下村为例》,《人文地理》2017年第3期。
  • [21]袁超、陈志钢:《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建构研究——以丽江古城为例》,《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年第2期。
  • [22]周尚意、李银河、Youngmin Lee:《在韩中国朝鲜族社会网络地理特征对其中国认同的影响》,《世界地理研究》2016年第3期。
  • [23]何思源:《地理书写与国家认同:清末地理教科书中的民族主义话语》,《安徽史学》2016年第2期。
  • [24]付海鸿:《“地理知识”、“识字教育”与“国家认同”——从民国时期小学堂国文教科书谈起》,《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 [25]李智:《“中国想象”塑造的变化——对1978年后两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对比分析》,《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10期。
  • [26]许志娴、陈忠暖:《中学地理教育与构建国家认同的探讨——基于高中地理教材关键词词频的分析》,《地理教育》2013年第1期。
  • [27]Fung A.,“Postcolonial Hong Kong Identity:Hybridising the Local and the National”,Social Identities,2004,10(3).
  • [28]Szeto M.,“Identity Politics and Its Discontents:Contesting Cultural Imaginaries in Contemporary Hong Kong”,Interventions,2006,8(2).
  • [29]王庆华:《媒体舆论对港澳民众意识认同的影响分析》,《改革与开放》2017年第12期。
  • [30]陈薇:《香港身份认同的媒体建构:社会建构论的视角》,《港澳研究》2017年第1期。
  • [31]陈林侠:《香港的焦虑:政治意识、“再殖民”及其身份认同的前瞻——以〈建国大业〉、〈风声〉在香港的传播为核心》,《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 [32]刘云刚、王丰龙:《尺度的人文地理内涵与尺度政治——基于1980年代以来英语圈人文地理学的尺度研究》,《人文地理》2011年第3期。
  • [33]Jeffrey Jensen Arnett,“The Psychology of Globaliza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2002,57(10).
  • [34]Harner J.,“Place Identity and Copper Mining in Senora,Mexico”,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1,91(4).
  • [35]蔡晓梅、朱竑:《高星级酒店外籍管理者对广州地方景观的感知与跨文化认同》,《地理学报》2012年第8期。
  • [36]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 [37]Geertz C.,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 Books,1977.
  • [38]Anderson B.,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Verso,1983.

中学地理教材对内地与港澳身份认同的影响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5.1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理论和现实依据
  • 二 身份认同与空间身份意识
  • 三 内地、香港和澳门三个地区中学地理教材使用概况
    1. 1.内地中学地理教材
    2. 2.香港中学地理教材
    3. 3.澳门中学地理教材
  • 四 数据与方法
  • 五 研究发现
    1. 1.内地、香港和澳门中学地理教材中的尺度维度
    2. 2.内地、香港和澳门中学地理教材中的知识传播参与维度
    3. 3.内地、香港和澳门中学地理教材中的空间归属唤醒维度
  • 六 结论与讨论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