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中学生政治德性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

德性研究是以英国学者安思康比(Anscombe G.E.M.)于1958年发表的《现代道德哲学》一文为标志,是当代伦理理论最显著发展的领域之一。关于德性概念及其性质,有亚里士多德的品质说、斯宾诺莎的力量说、麦金泰尔的内在利益说等。我们认为康德对于道德命题的三种陈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德性概念。康德提出了行动正当的三个要件,即作为动机的善良意志,作为普遍性的法则,作为实践理性的能力与自由。因而,德性不仅是品质,还是能力和行动,三个元素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德性内涵。例如,遇见有人在公交车行窃,可能很多人都有制止的意愿,这是一种道德品质,但如果本身无力制止或者有能力却没有行动都不会实现成功的见义勇为。

关键词

作者

檀传宝 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教师伦理学、教育基本理论、美育理论等,主持承担过多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项目的研究。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评论等2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10余部,主编、合著有书籍多部。在国内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学术奖励。
班建武 教育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青少年文化和学校德育问题诊断。出版《符号消费与青少年身份认同》等6部著作,主编和参编教材十余部。在《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转载。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教育部重大、重点课题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新时期劳动教育理论体系建构研究”和北京市重点项目“研学旅行的教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有研究成果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林可 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Beijing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副主编。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为德育与公民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少儿组织与教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和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博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曾担任该校兼职讲师,参与教授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课程“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itizenship and PSHEE” “Education,Values and Society” “UCL Global Citizenship Programme”等。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中学生政治德性状况调查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6.0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引言
    1. (一)班级自治与公民参与
    2. (二)学校管理与公民勇气
    3. (三)国家议题与公民理性
  • 二 班级自治与公民参与
    1. (一)中学生对参与的基本认识
      1. 1.参与的价值
      2. 2.参与的形式
      3. 3.参与的限度
    2. (二)讨论与分析
      1. 1.中学生在班级自治上更倾向于考虑班集体的利益
      2. 2.班委成员对于班级自治的认同度要高于普通学生
      3. 3.女生在参与班级自治方面比男生更积极主动
  • 三 学校管理与公民勇气
    1. (一)学生监督途径的使用情况
    2. (二)对学生会性质的认识
      1. 1.大多数同学认为学生会是代表学生利益、为学生服务的组织
      2. 2.女生更加认同学生会是为学生服务的组织
      3. 3.高年级的学生更加认同学生会是为学生服务的组织
      4. 4.不同民族的学生对学生会的认识有差异,但是差异不大
      5. 5.班委成员和非班委成员对学生会的认识有较大差异
      6. 6.学生会成员和非学生会成员对学生会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
      7. 7.家庭所在地对学生关于学生会的认识影响不大
      8. 8.父母的文化水平对孩子关于学生会的认识影响较大,二者基本上呈正相关
      9. 9.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对学生会是为学生服务的组织这个观点的认同率相对较高
    3. (三)学生代表参加学校管理与学校民主生活
      1. 1.近七成的学生认同选举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可以促进学校民主生活
      2. 2.男女生对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促进民主的认同率基本一致
      3. 3.年级越高,学生们对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民主的认同率越高
      4. 4.少数民族学生更加倾向于认同学生代表参与对学校民主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
      5. 5.班委成员和非班委成员对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促进民主这个观点的看法有差异
      6. 6.学生会成员和非学生会成员对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促进民主这个观点的看法有差异
      7. 7.家庭所在地对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生活更民主的看法无较大影响
      8. 8.父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对选举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促进民主的认同率最高
      9. 9.家庭生活水平对学生认同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影响不大
    4. (四)如何处理学校中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对待
      1. 1.有近五成的学生在学校里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会找老师帮忙
      2. 2.当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女生更倾向于向老师或者家长求助
      3. 3.当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初中生更倾向于找老师帮忙
      4. 4.受到不公正对待时,汉族学生更倾向于忍让
      5. 5.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学生干部更倾向于求助于老师以及直接和学校沟通
      6. 6.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乡村和县城的学生更倾向于找老师帮忙
      7. 7.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父亲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学生更倾向于直接和学校沟通
      8. 8.受到不公正对待时,母亲学历较高的学生较少采取忍让的方式
      9. 9.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家庭生活水平很高的学生较少采取忍让的方式
    5. (五)看到同学破坏公物,将如何处理
      1. 1.看到有同学破坏公物时,近五成的学生选择主动制止
      2. 2.看到有同学破坏公物时,男生更倾向于视而不见
      3. 3.看到有同学破坏公物时,初中生更倾向于告诉老师并主动上前制止
      4. 4.看到有同学破坏公物时,汉族学生更倾向于视而不见
      5. 5.看到有同学破坏公物时,学生干部更倾向于上前制止
      6. 6.看到有同学破坏公物时,城市的学生更倾向于主动上前制止
      7. 7.看到有同学破坏公物时,父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学生更倾向于上前制止
      8. 8.看到有同学破坏公物时,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更倾向于主动上前制止
    6. (六)对学生会成员维护学生权益的监督情况
      1. 1.大多数学生不会对学生会成员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进行监督
      2. 2.男生更倾向于监督学生会成员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3. 3.初中生更倾向于监督学生会成员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4. 4.少数民族学生更倾向于监督学生会成员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5. 5.学生干部更倾向于监督学生会成员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6. 6.城市的学生更倾向于监督学生会成员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7. 7.父亲没上过小学的学生不太关注监督学生会成员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8. 8.母亲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学生更倾向于监督学生会成员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9. 9.家庭生活水平很高的学生不太关心监督学生会成员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7. (七)成为学生会成员时处理各项事务所遵循的原则
      1. 1.大多数学生若成为学生会成员时更倾向于为同学服务
      2. 2.若成为学生会成员,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于为同学服务
      3. 3.若成为学生会成员,初中生更倾向于听从学校领导或老师的安排
      4. 4.若成为学生会成员,少数民族学生更倾向于听从学校领导或老师的安排
      5. 5.若成为学生会成员、班委干部更倾向于为同学服务
      6. 6.学生会干部在处理事务时,更倾向于听从学校或老师的安排
      7. 7.若成为学生会成员,城市学生选择为同学服务的比例略高于其他学生
      8. 8.若成为学生会成员,父亲没上过小学的学生主要是听从学校领导或老师的安排
      9. 9.若成为学生会成员,母亲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学生更倾向于为同学服务
      10. 10.若成为学生会成员,家庭生活水平很高的学生更倾向于听从学校领导或老师的安排
  • 四 国家事务与公民理性
    1. (一)中学生在认知层面参与国家事务的情况
      1. 1.中学生在认知层面参与国家事务程度较高
      2. 2.城市学校的中学生在认知层面充分参与政府决策程度高于县城学校和乡(镇)村学校的中学生
      3. 3.女生的认知程度在公民充分参与政府决策的认知层面明显高于男生
      4. 4.在充分参与政府决策的认知层面高中生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初中生
      5. 5.在充分参与政府决策的认知层面少数民族学生略高于汉族学生的认知程度
      6. 6.班委成员在充分参与政府决策的认知层面认知程度高于非班委成员
      7. 7.学生在充分参与政府决策的认知层面随父亲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
      8. 8.学生在认知层面充分参与政府决策的程度随母亲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
      9. 9.家庭生活水平很高的学生在充分参与政府决策认知层面的认知程度较低
    2. (二)中学生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
      1. 1.绝大多数中学生认为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要合乎规范
      2. 2.女生对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的规范性要求高于男生
      3. 3.初中生对参与国家事务形式的规范性要求高于高中生
      4. 4.少数民族中学生对参与国家事务形式的规范性要求稍高于汉族中学生
      5. 5.班委成员对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的规范性要求稍高于非班委成员
      6. 6.学生会成员对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的规范性要求稍高于非学生会成员
      7. 7.父亲文化程度高而学生对参与国家事务形式的规范性要求反而降低
      8. 8.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对参与国家事务形式的规范性要求反而较低
      9. 9.家庭生活水平很高的学生对参与国家事务形式的规范性要求比较低
    3. (三)中学生参加国家事务的理性限度
      1. 1.中学生在参加国家事务上的理性限度的总体情况
      2. 2.中学生参与国家事务的理性限度在性别要素上的表现
      3. 3.中学生参加国家事务的理性限度在学段上的表现
      4. 4.中学生参加国家事务的理性限度在民族上的表现
      5. 5.中学生参加国家事务的理性限度在是否为班委成员上的表现
      6. 6.中学生参加国家事务的理性限度在是否为学生会成员上的表现
      7. 7.中学生参加国家事务上的理性限度在家庭所在地上的表现
      8. 8.中学生参加国家事务的理性限度在父母文化程度上的表现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