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从韦伯到盖尔纳:佛教人类学的认识变化

摘要

佛教人类学是西方人类学家用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佛教的学科。从马克斯·韦伯开始,西方学者就用西式的学术话语来研究东方的宗教,包括佛教。韦伯的思想在佛教人类学早期的研究中颇有影响,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诸多批判,包括盖尔纳等西方学者主要批评了韦伯的西方式视角,并展开了对东方佛教更为本土化的研究。由于资料受限,以及东南亚国家及少数民族主要信仰的是上座部佛教,因此早期佛教人类学家主要研究的是上座部佛教。随着他们研究的推进,对大乘佛教的研究才逐渐增多,但是目前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藏传佛教。佛教人类学学者的立场在今天则更为多元化。

作者

周晓微 ,武警警官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哲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 [2]李如东:《生态、制度、信仰相互嵌套之文明——读盖尔纳的〈穆斯林社会〉》,《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
  • [3]〔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4]〔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李修建、张云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 [5]潘美娟:《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学海》2004年第1期。
  • [6]卿文辉、张润:《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民族主义——盖尔纳民族理论解读》,《欧洲研究》2004年第91期。
  • [7]Clifford Geertz,Negara.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
  • [8]David N.Gellner,The Anthropology of Buddhism and Hinduism. 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 [9]Nur O.Yalman,“Buddhism Transformed:Religious Change in Sri Lanka,”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89):1082.

从韦伯到盖尔纳:佛教人类学的认识变化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4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