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难办案件中的“司法”与“民意”

摘要

近年来,以“许霆案”“大学生掏鸟窝案”“耽美作者写‘小黄书’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难办案件”的判罚,引发社会广泛质疑。这些判罚虽于法有据,却饱受舆论批判,引发司法信任危机。究其原因,在于思维方法的差异、法官自身的局限性、量刑规则的不完善等。量刑均衡的目标,不能只付诸“抑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方式实现,必须转变思路,对法官的裁量权由“抑制”到“引导”“规范”,通过司法责任制改革、保障法官依法独立,让法官敢于说理、敢于创造,以期实现个案公正,实现“国法”“天理”“人情”的有机统一。

作者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难办案件中的“司法”与“民意”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4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前言
  • 一 问题:为何“难办案件”反复拨弄公众的神经
    1. (一)从“难办案件”谈起:司法裁判备受质疑
    2. (二)民意关注的焦点:个案量刑均衡
  • 二 思考:难办案件中“司法”“民意”矛盾何在
    1. (一)法官自身的局限性导致量刑失衡
    2. (二)民众思维与法官思维方法的差异
    3. (三)量刑规范本身的不完善
  • 三 争鸣:民意要不要进入司法
    1. (一)民意——并非完全“外行人看热闹”
    2. (二)民意进入司法的前提——裁量权能够科学地行使
  • 四 展望:司法改革背景下如何规范法官量刑裁量权
    1. (一)落实司法责任制,为法官释法提供空间
    2. (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保障法官灵活释法
    3. (三)转变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实现方式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