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基于气象的特大城市运行风险治理多层次联动响应体系研究

摘要

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和空间资源趋于饱和,城市运行的风险显著增加并有可能进一步放大,因此气象灾害引发的特大城市运行风险治理已成为当下风险治理研究的重点之一。气象灾害的“常态性”和影响的“复杂性”意味着多层次的联动响应是其治理的关键环节。上海市气象部门与徐汇区网格中心联合开发“基于气象条件的城市运行风险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的整合共享功能,将垂直专业性气象部门与属地政府进行有效衔接,实现条块组织之间有效的联动响应,构建涉及不同响应主体、响应层级和响应职责的基于气象的特大城市运行风险治理的多层次联动响应体系,为提高气象灾害引发的特大城市运行风险治理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

张良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MPA教育中心主任;
秦雪 ,华东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Zhang Liang
Qin Xue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张锦瑸,姚健,王晓生等.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促进乐清生态城市建设[J]. 浙江气象,2010(1):42-45.
  • [2]张继权,李宁.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的数量化方法及其应用[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3]陈正洪,杨桂芳.城市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相关问题研究进展[J].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2(3):1-7.
  • [4]赵国钦.城市气象灾害应对能力建设研究与建议[J]. 浙江气象,2017(1):1-5.
  • [5]张海波.高风险社会中的自然灾害管理——以“2008年南方雪灾”为案例[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3):38-42.
  • [6]康伟,杜蕾,曹太鑫.组织关系视角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协同治理网络——基于“8·12天津港事件”的全网数据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2018(2):141-152.
  • [7]卢文刚,舒迪远.基于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理论视角的城市公交应急管理研究——以广州“7·15”公交纵火案为例[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9-27.
  • [8]姜巍,张菀航.由公共安全事件反思应急响应机制[J]. 中国发展观察,2016(15):35-37.
  • [9]T. E. Drabek.Managing the Emergency Response[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5(45):85-92.
  • [10]张裕彬.应急指挥体系风险管控与体系完善研究[J]. 灾害学,2018(3):184-189.
  • [11]李加莲,池宏,石彪,祁明亮.应急响应的时效性评估问题研究[J]. 运筹与管理,2014(6):176-185.
  • [12]王喜芳,刘霞.以风险防控预警为导向的新型应急预案体系研究及其构建方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65-72.
  • [13]张海涛,辛立艳.公共危机的预警与响应对策[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0):251-254.
  • [14]陈正洪,杨桂芳.城市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相关问题研究进展[J].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2(3):1-7.
  • [15]田春玲,徐长乐,于川江.我国城市气象灾害防范及对策研究[J]. 科学,2013(3):42-46.
  • [16]于海珠.城市发展和特大型城市: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J]. 世界环境,1996(1):24-28.
  • [17]孙瑾,缪旭明,薛建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J]. 中国应急管理,2014(5):44-47.
  • [18]陈振林.上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气象科技进展,2017(6):54-58.
  • [19]孔锋,王一飞,吕丽莉,史培军.北京“7·21”特大暴雨洪涝特征与成因及对策建议[J]. 人民长江,2018(S1):15-19.
  • [20]许欢,孟庆国.大数据推动的政府治理方式创新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12):52-57.
  • [21]周利敏,龙智光.大数据时代的灾害预警创新[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11-132.
  • [22]周利敏.迈向大数据时代的城市风险治理——基于多案例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9):91-98.
  • [23]史军.从互动到联动: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机制的变革[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8):56-63.
  • [24]林奇富,贺竞超.大数据权力:一种现代权力逻辑及其经验反思[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484-490.
  • [25]赵丽涛.大数据时代的关系赋权与社会公正[J]. 探索与争鸣,2018(10):101-105+143.
  • [26]程惠霞.“科层式”应急管理体系及其优化:基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J]. 中国行政管理,2016(3):86-91.
  • [27]周振超.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28.
  • [28]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8.
  • [29]陈慧荣,张煜.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的技术与制度:以上海市A区城市综合治理“大联动”为例[J]. 公共行政评论,2015(1):100-116+200-201.
  • [30]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1.
  • [31]周宏仁.信息化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26.
  • [32]文宏.突发事件管理中地方政府规避责任行为分析及对策[J]. 政治学研究,2013(6):52-60.
  • [33]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07(4):137-164.

基于气象的特大城市运行风险治理多层次联动响应体系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8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问题提出
  • 二 文献回顾和建构逻辑
    1. (一)文献回顾
    2. (二)建构逻辑
  • 三 徐汇区的探索实践
    1. (一)实证案例
      1. 1.台风灾害的联动响应
      2. 2.暴雨灾害的联动响应
      3. 3.高温灾害的联动响应
    2. (二)多层次联动响应体系构建
  • 四 结论与讨论
    1. (一)主要结论
    2. (二)进一步的讨论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