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后脱贫时代”山西相对贫困识别与治理对策

摘要

2020年,我国大部分省区市进入“后脱贫时代”,贫困的主要矛盾也将发生变化,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相对贫困的识别与治理成为我国后续扶贫工作的重点。与绝对贫困不同,相对贫困更关注社会群体之间财富、权利和能力的分配不公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具有多维性、流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在相对贫困的识别中,一般都与社会平均收入的比例有关,我国可将居民收入中位数的40%作为相对贫困线,并随经济实力动态调整。山西在“后脱贫时代”的工作部署安排中,需有效精准识别相对贫困人口,从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着手,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增收,不断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建立完善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作者

高帅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多维贫困、精准扶贫与绿色发展研究。
吴艺渊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冯怡琳、邸建亮:《对中国多维贫困状况的初步测算——基于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调研世界》2017年第12期。
  • [2]邢成举、李小云:《相对贫困与新时代贫困治理机制的构建》,《改革》2019年第12期。
  • [3]郭熙保:《论贫困概念的内涵》,《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 [4]沈扬扬、詹鹏、李实:《扶贫政策演进下的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经济学动态》2018年第7期。
  • [5]王锴:《以相对贫困来看城市贫困:理念辨析与中国实证》,《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
  • [6]欧阳煌:《精准扶贫战略落实与综合减贫体系构建思考》,《财政研究》2017年第7期。
  • [7]陈志钢、毕洁颖、吴国宝等:《中国扶贫现状与演进以及2020年后的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浙江国土资源》2019年第2期。
  • [8]唐任伍、肖彦博、唐常:《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 [9]王卓:《论暂时贫困、长期贫困与代际传递》,《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2期。
  • [10]关信平:《论现阶段我国贫困的复杂性及反贫困行动的长期性》,《社会科学辑刊》2018年第1期。
  • [11]孙久文、夏添:《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线划定——基于理论、政策和数据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第10期。
  • [12]汪晨、万广华、吴万宗:《中国减贫战略转型及其面临的挑战》,《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1期。
  • [13]袁金辉:《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年第12期。
  • [14]江治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相对贫困及其治理》,《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年第1期。
  • [15]叶兴庆、殷浩栋:《从消除绝对贫困到缓解相对贫困:中国减贫历程与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改革》2019年第12期。
  • [16]李小云、许汉泽:《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若干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 [17]左停:《十八大以来农村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的完善与创新》,《人民论坛》2017年第30期。

“后脱贫时代”山西相对贫困识别与治理对策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7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