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民国时期汉译日本针灸医籍对我国针灸学的影响

关键词

作者

刘科辰 ,医学硕士,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
张树剑 ,教授,供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周伯勤.中国针灸科学[M].上海:上海中医书局,1934:112.
  • [2]曾益群.针灸术之价值[J].针灸杂志,1934,1(4):52~53.
  • [3]承淡安.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M].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37:51.
  • [4]刘野樵.奇经直指[M].宜昌:宜昌国医针灸学社,1937.
  • [5]缪召予译述.高等针灸学讲义·针治学、灸治学[M].宁波:东方针灸学社,1936:37.
  • [6]承淡安.中国针灸学讲义[M].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40:51.
  • [7]王勇,黄龙祥.承淡安《中国针灸治疗学》版本及引用文献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5):375~376.
  • [8]李素云.解读的异化——西学影响下的针灸理论演变[C].北京: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
  • [9]张建兰.民国时期针灸医籍对解剖学的引入和应用[D].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 [10]张俊义译述.高等针灸学讲义·经穴学、孔穴学[M].宁波:东方针灸书局,1936:121.
  • [11]杨医亚.袖珍针灸经穴便览[M].北京:北京医亚制药社,1952:27.
  • [12]杨医亚.针灸金方[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64.
  • [13]徐振烈.无痛进针器介绍[J].人民军医,1959,11:855.
  • [14]赵尔康.针灸秘笈纲要[M].北京:中华针灸学社,1948:18.
  • [15]承淡安,承为奋.针灸精华[M].苏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54:5.
  • [16]承淡安.东渡归来[J].针灸杂志,1935,2(6):137~143.
  • [17]〔日〕间中喜雄,〔德〕许米特(H.Schmid).针术的近代研究[M].萧有山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 [1]周伯勤.中国针灸科学[M].上海:上海中医书局,1934:112.
  • [2]曾益群.针灸术之价值[J].针灸杂志,1934,1(4):52~53.
  • [3]承淡安.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M].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37:51.
  • [4]刘野樵.奇经直指[M].宜昌:宜昌国医针灸学社,1937.
  • [5]缪召予译述.高等针灸学讲义·针治学、灸治学[M].宁波:东方针灸学社,1936:37.
  • [6]承淡安.中国针灸学讲义[M].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40:51.
  • [7]王勇,黄龙祥.承淡安《中国针灸治疗学》版本及引用文献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5):375~376.
  • [8]李素云.解读的异化——西学影响下的针灸理论演变[C].北京: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
  • [9]张建兰.民国时期针灸医籍对解剖学的引入和应用[D].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 [10]张俊义译述.高等针灸学讲义·经穴学、孔穴学[M].宁波:东方针灸书局,1936:121.
  • [11]杨医亚.袖珍针灸经穴便览[M].北京:北京医亚制药社,1952:27.
  • [12]杨医亚.针灸金方[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64.
  • [13]徐振烈.无痛进针器介绍[J].人民军医,1959,11:855.
  • [14]赵尔康.针灸秘笈纲要[M].北京:中华针灸学社,1948:18.
  • [15]承淡安,承为奋.针灸精华[M].苏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54:5.
  • [16]承淡安.东渡归来[J].针灸杂志,1935,2(6):137~143.
  • [17]〔日〕间中喜雄,〔德〕许米特(H.Schmid).针术的近代研究[M].萧有山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民国时期汉译日本针灸医籍对我国针灸学的影响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3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