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西学引入背景下近代针灸临床思维取向和技术特点

关键词

作者

杨洁 ,医师,供职于宁夏第三人民医院。
马燕冬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 [2]李素云、赵京生.西方“nerve”的译入及其对经络研究的影响探源[J].中国针灸,2011,31(5):462~466.
  • [3]赵尔康.针灸秘笈纲要:第四编[M].上海:上海书店,1948:4~6.
  • [4]杨医亚.近世针灸医学全书[M].上海:千顷堂书局,1954.
  • [5]方慎庵.金针秘传[M]//陆拯.近代中医珍本集成:针灸按摩分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 [6]承淡安.中国针灸学讲义[M].苏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52:232.
  • [7]张俊义.针灸医学大纲[M].上海:东方医学书局,1939:18.
  • [8]李文宪.新编实用针灸学[M].上海:千顷堂书局,1953:5.
  • [9]曾天治.科学针灸治疗学[M].重庆:科学针灸医学院,1944:9.
  • [10]赵尔康.针灸秘笈纲要:第一编[M].上海:上海书店,1948:19.
  • [11]卢觉愚.突眼性甲状腺肿病针效之研究[J].针灸杂志,1934,1(3):31~37.
  • [12]缪召予.高等针灸学讲义:针治学[M].宁波:东方针灸书局,1931:28.
  • [13]曾天治.由医中西医医不愈之症进而医西医师[J].针灸杂志,1934,1(6):167.
  • [14]石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7.
  • [15]黄龙祥.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293.
  • [1]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 [2]李素云、赵京生.西方“nerve”的译入及其对经络研究的影响探源[J].中国针灸,2011,31(5):462~466.
  • [3]赵尔康.针灸秘笈纲要:第四编[M].上海:上海书店,1948:4~6.
  • [4]杨医亚.近世针灸医学全书[M].上海:千顷堂书局,1954.
  • [5]方慎庵.金针秘传[M]//陆拯.近代中医珍本集成:针灸按摩分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 [6]承淡安.中国针灸学讲义[M].苏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52:232.
  • [7]张俊义.针灸医学大纲[M].上海:东方医学书局,1939:18.
  • [8]李文宪.新编实用针灸学[M].上海:千顷堂书局,1953:5.
  • [9]曾天治.科学针灸治疗学[M].重庆:科学针灸医学院,1944:9.
  • [10]赵尔康.针灸秘笈纲要:第一编[M].上海:上海书店,1948:19.
  • [11]卢觉愚.突眼性甲状腺肿病针效之研究[J].针灸杂志,1934,1(3):31~37.
  • [12]缪召予.高等针灸学讲义:针治学[M].宁波:东方针灸书局,1931:28.
  • [13]曾天治.由医中西医医不愈之症进而医西医师[J].针灸杂志,1934,1(6):167.
  • [14]石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7.
  • [15]黄龙祥.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293.

西学引入背景下近代针灸临床思维取向和技术特点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9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