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近现代针灸科学化实践与转向

关键词

作者

张树剑 ,教授,供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张建斌,张宏如,金洵等.以旧学为根据,用科学作化身——民国时期澄江针灸学派科学化实践探析[J].中国针灸,2014,34(2):199~202.
  • [2]李素云.解读的异化——西学影响下的针灸理论演变[C].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401~405.
  • [3]李素云.近代针灸理论演变中的西医影响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1019~1021.
  • [4]李素云.西医东传与针灸理论认识之演变[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 [5]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 [6]韦立富,岳进,潘小霞.现代针灸学家朱琏学术思想简介[J].中国针灸,2008,28(9):667~671.
  • [7]马兰萍.新中国针灸学的开拓与革新者——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创建人朱琏同志[J].中国针灸,2007,27(11):845~848.
  • [8]关于经络系统[N].人民日报,1963-12-14(4-6).
  • [9]人民日报评论员.为朝鲜科学研究的卓越成就欢呼[N].人民日报,1963-12-14(4).
  • [10]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致电金凤汉教授等热烈祝贺取得经络研究的重大成就[J].中医杂志,1964(1):1.
  • [11]李强.“凤汉学说”沉浮的启示[J].中国针灸,2011,31(3):263~268.
  • [12]薛崇成.缅怀朱琏同志[M]//邹乃俐,秦秋,袁君等.难忘的四十年.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219~223.
  • [13]王旭,吴曼君整理.朱琏同志在石家庄[M]//河北省妇女联合会.峥嵘岁月:回忆录专辑.石家庄:河北省妇女联合会,1983:24~37.
  • [14]朱琏.新针灸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 [15]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史(第一编,第二编).内部资料,2013:22~26.
  • [16]鲁之俊.悼念针灸学家朱琏同志[J].中医杂志,1979(11):21.
  • [17]鲁之俊.新编针灸学[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50:编者的话.
  • [18]汪丝益口述,鲁崎唔整理.鲁之俊与针灸[J].中国针灸,2006,26(11):809~813.
  • [19]承淡安.中国针灸学讲义[M].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40.
  • [20]缪绍予译述.高等针灸学讲义·针治学、灸治学[M].3版.上海:东方医学书局,1941:28~30.
  • [21]承淡安.中国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49.
  • [22]邱茂良.针灸与科学[M].苏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54:弁言.
  • [23]曲姗姗,黄泳.针灸医家曾天治及其《科学针灸治疗学》[J].中国针灸,2012,32(9):848~851.
  • [24]承淡安.关于针灸界应该首先学习研究经络学说的意见[J].中医杂志,1957(1):24~25.
  • [25]梁启超:戊戌政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4:1.
  • [26]中央国医馆组织章程[J].南京:国医公报,1932,创刊号:39~40.
  • [27]俞中元.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承淡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 [28]毕小丽.建国初期的中医进修[D].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2~23.
  • [29]林方梅.针灸教学工作的体验[J].北京中医,1953(7):13~16.
  • [30]苏联专家来考察研究我国针灸疗法[N].人民日报,1956-04-21,3版.
  • [31]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学计划大纲草案.南京中医药大学档案馆资料,档案号:55008.
  • [32]黄永秋.建国初期西医学习中医运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35.
  • [33]白国云口述,张高执笔.针灸研究所初建之忆[M]//邹乃俐,秦秋,袁君等.难忘的四十年.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92.
  • [34]黄龙祥.针灸腧穴通考·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 [35]李鼎.针道金陵五十年——记1957年南京《针灸学》出书前后[J].中医药文化,2007,2(6):30~32.
  • [1]张建斌,张宏如,金洵等.以旧学为根据,用科学作化身——民国时期澄江针灸学派科学化实践探析[J].中国针灸,2014,34(2):199~202.
  • [2]李素云.解读的异化——西学影响下的针灸理论演变[C].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401~405.
  • [3]李素云.近代针灸理论演变中的西医影响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1019~1021.
  • [4]李素云.西医东传与针灸理论认识之演变[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 [5]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 [6]韦立富,岳进,潘小霞.现代针灸学家朱琏学术思想简介[J].中国针灸,2008,28(9):667~671.
  • [7]马兰萍.新中国针灸学的开拓与革新者——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创建人朱琏同志[J].中国针灸,2007,27(11):845~848.
  • [8]关于经络系统[N].人民日报,1963-12-14(4-6).
  • [9]人民日报评论员.为朝鲜科学研究的卓越成就欢呼[N].人民日报,1963-12-14(4).
  • [10]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致电金凤汉教授等热烈祝贺取得经络研究的重大成就[J].中医杂志,1964(1):1.
  • [11]李强.“凤汉学说”沉浮的启示[J].中国针灸,2011,31(3):263~268.
  • [12]薛崇成.缅怀朱琏同志[M]//邹乃俐,秦秋,袁君等.难忘的四十年.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219~223.
  • [13]王旭,吴曼君整理.朱琏同志在石家庄[M]//河北省妇女联合会.峥嵘岁月:回忆录专辑.石家庄:河北省妇女联合会,1983:24~37.
  • [14]朱琏.新针灸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 [15]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史(第一编,第二编).内部资料,2013:22~26.
  • [16]鲁之俊.悼念针灸学家朱琏同志[J].中医杂志,1979(11):21.
  • [17]鲁之俊.新编针灸学[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50:编者的话.
  • [18]汪丝益口述,鲁崎唔整理.鲁之俊与针灸[J].中国针灸,2006,26(11):809~813.
  • [19]承淡安.中国针灸学讲义[M].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40.
  • [20]缪绍予译述.高等针灸学讲义·针治学、灸治学[M].3版.上海:东方医学书局,1941:28~30.
  • [21]承淡安.中国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49.
  • [22]邱茂良.针灸与科学[M].苏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54:弁言.
  • [23]曲姗姗,黄泳.针灸医家曾天治及其《科学针灸治疗学》[J].中国针灸,2012,32(9):848~851.
  • [24]承淡安.关于针灸界应该首先学习研究经络学说的意见[J].中医杂志,1957(1):24~25.
  • [25]梁启超:戊戌政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4:1.
  • [26]中央国医馆组织章程[J].南京:国医公报,1932,创刊号:39~40.
  • [27]俞中元.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承淡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 [28]毕小丽.建国初期的中医进修[D].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2~23.
  • [29]林方梅.针灸教学工作的体验[J].北京中医,1953(7):13~16.
  • [30]苏联专家来考察研究我国针灸疗法[N].人民日报,1956-04-21,3版.
  • [31]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学计划大纲草案.南京中医药大学档案馆资料,档案号:55008.
  • [32]黄永秋.建国初期西医学习中医运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35.
  • [33]白国云口述,张高执笔.针灸研究所初建之忆[M]//邹乃俐,秦秋,袁君等.难忘的四十年.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92.
  • [34]黄龙祥.针灸腧穴通考·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 [35]李鼎.针道金陵五十年——记1957年南京《针灸学》出书前后[J].中医药文化,2007,2(6):30~32.

近现代针灸科学化实践与转向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4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