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国都之争与近代北京政治含义的演变

摘要

晚清时期,内外交困的局面使北京的都城地位开始受到致命威胁。民国肇建,北京以一个角逐国都地位的备选城市身份多次出现于建都争论中。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势力坚决反对定都北京,认为它是“专制余孽”“辱国旧都”,但以章太炎为代表的诸多人士从维持疆域、发展北方文化、稳固政治、节省迁都费用等角度充分肯定北京的建都价值;在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的建都议论中,北京作为近代国都的全局性、战略性价值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掘,其中工业化价值最为突出。通过考察近代以来有关北京的历次建都论争,本文呈现了北京从“帝都”转化为“民都”的过程,探讨了近代北京政治含义的演变。

作者

周桂梅 ,深圳市高级中学历史学科教研组。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国都之争与近代北京政治含义的演变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3.2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历史遗产与身份认同:都城史的意义
  • 二 困中求变:晚清时期的迁都争议
  • 三 变局中的身份之争:民国时期围绕北京的建都争议
    1. (一)被否定的历史遗产:孙中山及其追随者的北京观
    2. (二)正统性的延续:非激进革命党视野中的民初北京
    3. (三)地域的博弈:南北地理学人视野中的北京
    4. (四)传统的转化与复归:20世纪40年代建都大讨论中的北京
  • 结语:北京国都意义生成的诸因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