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要素流动对城乡一体化影响的文献综述

关键词

作者

常野 ,吉林蛟河人,经济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一体化。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十余项。
李孟刚 ,经济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院院长,国家经济安全预警工程北京实验室主任,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光华工程科技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安全、经济安全。主持各类项目共7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5项、横向及其他项目50余项;在《光明日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教材及专著45部;组织编写20余部产业安全蓝皮书;共获得7次省部级奖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次,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代表性奖项有:内参报告《“小土豆”如何办成“大产业”?》于2013年3月获教育部颁发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并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农业部采纳;专著《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于2017年8月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此外,《中国产业安全指数研究》《产业安全预警研究》《产业安全评价》等多部专著极大拓展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积极推动了中国产业安全与发展。
金田林 ,男,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在《光明日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软科学》《当代经济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重点项目等四十多项,服务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决策咨询项目五十余个。
于重阳 ,山西吕梁人,经济学硕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参与“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工程的精准扶贫机制、综合效益评价与政策创新研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背景下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发表SCI论文两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统筹发展、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经济学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要素流动对城乡一体化影响的文献综述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1.5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第一节 要素流动对城乡一体化影响的理论演进
    1. 一 古典时期要素流动和城乡一体化理论演进
      1. (一)亚当·斯密的要素流动和城乡发展思想
      2.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要素流动与城乡一体化理论
    2. 二 新古典时期的要素流动与城乡一体化理论演进
      1. (一)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2. (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3. (三)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
    3. 三 20世纪中期以来的要素流动与城乡一体化理论演进
      1.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 (二)增长极理论
      3. (三)舒尔茨的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4. (四)麦基的Desakota理论
  • 第二节 要素流动与城乡一体化的文献梳理
    1. 一 要素流动的文献梳理
      1. (一)要素流动的影响
      2. (二)要素流动的分解
      3. (三)要素流动的测度
    2. 二 城乡一体化的文献梳理
      1.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框架与分析思路
      2. (二)城乡一体化的测度
      3. (三)城乡一体化的机制与路径
      4. (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
  • 第三节 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1. 一 研究视角众多,但鲜有要素流动分析
    2. 二 研究数量较多,但研究深度不够
    3. 三 研究内容丰富,但研究内涵单一
    4. 四 研究方法多样,但研究层次扁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