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老少边穷”县的高质量脱贫奔小康样本

摘要

“老少边穷”地区是决胜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最薄弱的环节和最突出的短板。集“老少边穷”于一身的江永县,采取造好血、贷好款、就好业、造好林、搬好家、建好房、上好学、看好病、兜好底的九大举措,加快由特色产业扶贫向优势产业振兴推进、由特色人才帮扶向乡土人才振兴推进、由特色文化扶贫向民族文化振兴推进、由特色生态保护向全域生态振兴推进、由特色社会协同向乡村组织振兴推进,2017年底提前实现了脱贫摘帽,走出了一条“老少边穷”地区快速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迈进的成功之路。

作者

陈文胜 ,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农办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三农”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专家,《中国乡村发现》主编,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五个一批”人才,湖南省中国乡村振兴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主持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5项,其他项目28项。出版专著7部、合著7部、编著60余部;在《求是》《政治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发表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20余篇;研究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11人次、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70余人次,15项成果进入湖南省委省政府决策。研究成果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代表作《论大国农业转型》《论中国乡村变迁》均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大国农业转型》被翻译为英文和阿拉伯文,《大国小村》被翻译为哈萨克文正式出版。
刘建荣 ,博士,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乡村文化、农村伦理、马克思主义理论。
瞿理铜 ,博士,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与土地政策、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陆福兴 ,博士,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政策法律、农业安全。
李旭 ,博士,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三农(法律)问题、科技法哲学。
蒋俊毅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
彭秋归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湖湘文化。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周立夫:《打造“三连三走”新模式 党建引领脱贫奔小康》,《湖南日报》2020年3月24日。
  • 2.周立夫:《创新脱贫攻坚模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永州日报》2018年2月5日。
  • 3.周立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江永》,《永州日报》2018年3月7日。
  • 4.唐德荣:《把握“四个维度”推进乡村振兴》,《新湘评论》2018年第5期。
  • 5.唐德荣:《念好“五字诀” 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永州日报》2020年5月7日。
  • 6.陈文胜:《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载《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12期。
  • 7.陈文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途径》,《贵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
  • 8.陈文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型》,《求是》2017年第3期。
  • 9.《脱贫攻坚的战略机遇与长效机制研究》,载《求索》2017年第6期。
  • 10.《决胜全面小康的主攻方向与途径》,《农村工作通讯》2020年4期。
  • 11.曾衍德:《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工作通讯》2020年第5期。
  • 12.刘敏辉、何景发:《突出“五个坚持” 推进产业扶贫》,《永州日报》2019年5月28日。
  • 13.周孟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金融扶贫供给侧改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1期。
  • 14.许英凤、侯西安:《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及其现实启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 15.檀学文:《中国移民扶贫70年变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第8期。
  • 16.张剑、隋艳晖:《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山东、河南的督导调研》,《经济问题》2016年第10期。
  • 17.胡巍:《江永健康扶贫成效显著》,《永州日报》2019年1月28日。
  • 18.任泽旺、廖毅刚、陈健林、谭峻、杨利军:《“江永模式”掀起社会扶贫风暴》,《湖南日报》2017年7月14日。

“老少边穷”县的高质量脱贫奔小康样本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2.2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多方位发力决战脱贫攻坚,向全面小康迈进
    1. (一)造好血:以产业扶贫为高质量脱贫注入持续动力
      1. 1.打造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产业体系
      2. 2.建设高标准、高科技的农业生产基地
      3. 3.构建覆盖范围广、多主体参与的利益共享机制
    2. (二)贷好款:以金融扶贫为高质量脱贫提供关键支持
      1. 1.建设覆盖全部贫困村的金融扶贫服务站
      2. 2.构建多主体参与的扶贫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3. 3.筑牢扶贫小额信贷全流程风险化解机制
    3. (三)就好业:以劳务协作为高质量脱贫拓展增收渠道
      1. 1.为贫困户提供“家门口岗位”
      2. 2.多举措提升贫困户职业技能
      3. 3.承接产业转移优先招聘贫困群众
      4. 4.精准对接促转移就业
    4. (四)造好林:以生态补偿为高质量脱贫增加有益补充
      1. 1.构建三级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
      2. 2.为贫困户开发公益性护林岗位
      3. 3.全面落实生态补偿扶贫政策
    5. (五)搬好家:以易地搬迁为高质量脱贫变革环境
      1. 1.根据贫困户意愿实行集中安置与分散自建安置相结合
      2. 2.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搬迁与脱贫同步
      3. 3.稳定后续帮扶措施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6. (六)建好房:以危房改造为高质量脱贫解决后顾之忧
      1. 1.严格政策标准,全面推进房屋危险等级鉴定
      2. 2.高标准把好验收关,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安心房
      3. 3.多措并举,强化农村危房改造扶贫项目资金监管
    7. (七)上好学:以教育扶贫为高质量脱贫厚植智力支撑
      1. 1.全面强化精准保学
      2. 2.全面抓好精准资助
      3. 3.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8. (八)看好病:以健康扶贫为高质量脱贫筑起生存防线
      1. 1.着力强化贫困群体医疗保障
      2. 2.着力完善县域医疗卫生设施
      3. 3.着力提升医疗队伍服务水平
    9. (九)兜好底:以政策保障为高质量脱贫筑牢民生底线
      1. 1.精准确定兜底保障群体
      2. 2.推进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融合
      3. 3.加大贫困群众临时救助力度
  • 二 多模式创新实现“老少边穷”县高质量脱贫
    1. (一)全区域品牌引领战略:“特色基地+产业扶贫”
      1. 1.以原产地特色品牌为引领,形成全域产业竞争优势
      2. 2.以园区、基地建设为抓手,促进全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3. 3.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加快全域全产业链发展布局
    2. (二)全链条电商对接市场:“农村电商+消费扶贫”
      1. 1.变线下销售为线上销售
      2. 2.变直接帮扶为消费帮扶
      3. 3.变电商营销为扶贫就业
    3. (三)全覆盖社会服务体系:“互联网+社会扶贫”
      1. 1.“互联网+社会扶贫”升级版初显成效
      2. 2.“三员联动”构建社会扶贫网格化组织体系
      3. 3.“互帮互助”形成社会扶贫多元合力
    4. (四)全流程利益共享机制:“乡村旅游+生态扶贫”
      1. 1.变民俗风情为诗意山水,共享“以旅脱贫、以旅富民”发展之路
      2. 2.变家园为公园,释放“绿色减贫”发展红利
      3. 3.变村民为股民,建立长效利益联结发展机制
    5. (五)全链接资金投入机制:“项目监控+金融扶贫”
      1. 1.金融扶贫模式对贫困群体全覆盖
      2. 2.龙头企业对扶贫联结全覆盖
      3. 3.信贷支持对金融服务全覆盖
    6. (六)全行业农民培训模式:“科技服务+文化扶贫”
      1. 1.专业培训形成“科技服务+文化扶贫”机制
      2. 2.专家志愿服务营造“科技服务+文化扶贫”常态
      3. 3.智慧讲堂建立“科技服务+文化扶贫”平台
    7. (七)全天候组织支撑体系:“基层党建+组织扶贫”
      1. 1.坚持党建引领,多措并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2. 2.夯实基层党建堡垒,打造过硬的乡村治理队伍
      3. 3.治理职能全面下沉,打造高效便利的服务体系
  • 三 多途径探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
    1. (一)由特色产业扶贫向优势产业振兴推进
      1. 1.种植业由粗放化向精细化现代化迈进
      2. 2.养殖业由无害化向生态化资源化迈进
      3. 3.乡村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迈进
    2. (二)由特色人才帮扶向乡土人才振兴推进
      1. 1.基础教育推动解决代际贫困与夯实乡土人才振兴基础相衔接
      2. 2.常态化培训推动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与乡土带头人培育相衔接
      3. 3.创新创业行动计划推动就业扶贫与乡土人才创业能力提升相衔接
    3. (三)由特色文化扶贫向民族文化振兴推进
      1. 1.由单纯文化扶贫向高规格文旅融合转型
      2. 2.由单纯文化旅游向地域民族文化品牌发展转型
    4. (四)由特色生态保护向全域生态振兴推进
      1. 1.绿色治理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向重现“碧水蓝天”推进
      2. 2.生产生活从粗放污染向资源循环利用推进
      3. 3.生态环境由城乡一体绿化向“全县大公园”目标推进
    5. (五)由特色社会协同向乡村组织振兴推进
      1. 1.“一体化服务平台”提升基层组织公共服务能力
      2. 2.“四会一约”提升基层组织以德治村能力
      3. 3.“平安江永”提升基层组织以法治村能力
  • 四 多维度施策,加快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推进
    1. (一)加快提档升级,推动特色产业走向高端化
      1. 1.以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品质
      2. 2.以品牌化营销提升农产品效益
      3. 3.以全程化追溯提高农产品信誉
    2. (二)深化文旅融合,着力放大特色文化品牌效应
      1. 1.深入挖掘与开发特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2. 2.高质量建设特色民族文化精品景区
      3. 3.努力创建省文旅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县
    3. (三)着力强基补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1. 1.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对接
      2. 2.加强城乡物流网络建设,促进城乡产销对接
      3. 3.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
    4. (四)注重分类推进,全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1. 1.科学制定村庄与城镇融合发展区域规划
      2. 2.不断扩大城镇的辐射引领作用
      3. 3.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
      4. 4.加快建设特色小镇,提高城乡融合质量
    5. (五)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激活特色资源新动能
      1. 1.推进乡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强主体动力
      2. 2.加快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资产效益
      3. 3.深化县域市场化改革,激发主体活力
      4. 4.深化县乡村投融资改革,提升发展能力
      5. 5.加快推进行政管理改革,提高发展效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