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从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到空间政治学

摘要

检视马克思主义与城市、地理和空间研究结盟的历史,发现它们的结合在有关空间的元理论、当代社会批判以及新型政治学建构等方面有重大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不断重构的结果。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融入当代社会研究,其重心既不是为当代流行的生态、性别、少数等多元价值进行辩护,也不是抽象地伸张正义和权利,而是对今天政治经济和文化过程进行科学剖析,为进步政治学的实现创造条件和打开道路。

作者

胡大平 (1969~),男,江苏句容人,哲学博士,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Hu Daping School of Marxism,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23,China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从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到空间政治学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2.1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马克思与城市
  • 二 马克思与城市联姻的实质:来自规划领域的启示
  • 三 从空间生产的知识和社会空间哲学到“后现代地理学”:马克思与元理论幽灵
  • 四 从城市社会学到空间社会理论:马克思的激进化与退守式更新
    1. (一)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在经历以1968年学生革命失败为代表的挫折之后重新激进化的一种重要方向
    2. (二)在与城市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空间社会理论的勃兴,也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空间社会理论的流行最终消解了其政治性,将其收编为对当代社会结构无害的批判性视角
    3. (三)如果说社会理论试图维持自己的科学身份或地位而执着于解释时,马克思主义便不可能安然寄于其中,那么,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拓展城市、地理和空间分析呢?这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今天全球发展面临的一个具体问题
  • 五 从人本主义地理学到政治地理学或空间政治学:空间的政治化与马克思
  • 六 结论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