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风景旧曾谙:明清《江南春》唱和主题的形成与演变

摘要

明清百余人追和倪瓒《江南春》,将原唱中的家国之怀变为闺愁情怨。从互文性视角探讨其成因可以看出,《江南春》唱和中的模拟或暗合了前代诗歌相关意象的典故,如写春之“春草”与“浮萍”所指涉的“王孙”与“浪子”,写江南之“横塘”与“西施”所象征的离别与爱情,等等,共同影响促成了其闺怨主旨。《江南春》唱和以步韵为主,固定的韵脚形成了固定的词组,从而引申出特定的意象群,进一步促使《江南春》主题趋同。但在“影响的焦虑”下,唱和者对词组、意象有意偏离、修正,“误读”下的主旨不再整齐划一。作为“强者诗人”代表的赵琦美连和百阕《江南春》,既创造性地将部分《江南春》变成咏史诗,又受前代诗人、当代唱和者甚至自己写作惯性的影响,最终未能摆脱闺怨主旨,显示出传统影响的深远。

作者

汤志波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发表过《何处是江南:明清〈江南春〉唱和与江南文人的身份认同》等论文。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风景旧曾谙:明清《江南春》唱和主题的形成与演变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8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