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时期的宏观调控实践与理论探讨

关键词

作者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刘溶沧,1998,《新时期财政理论建设需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经济学动态》,第7期。
  • 江晓薇,1996,《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财政政策》,《经济研究》,第10期。
  • 史永东,1999,《中国转轨时期财政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第2期。
  • 贾康、傅道鹏,1999,《论走向市场经济的财政调控》,《经济研究参考》,第2期。
  • 何东、王红林,2011,《利率双轨制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研究》,第12期。
  • 吴敬琏,2003,《吴敬琏自选集(1980—2003)》,山西经济出版社。
  • 胡鞍钢、王绍光,2000,《政府与市场》,中国计划出版社。
  • 袁钢明,1996,《地区经济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经济研究》,第10期。
  • 盛洪,1996,《国有企业,银行体系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制度原因》,《管理世界》,第6期。
  • 张振斌,1989,《中国通货膨胀的财政分析》,《经济研究》,第5期。
  • 余永定,1998,《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新阶段》,《改革》,第5期。
  • 刘溶沧,1998,《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财贸经济》,第4期。
  • 卢洪友,1998,《非税财政收入研究》,《经济研究》,第6期。
  • 刘溶沧、夏杰长,1998,《中国国债规模:现状、趋势及对策》,《经济研究》,第4期。
  • 夏杰长,1999,《论当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回旋空间、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管理世界》,第2期。
  •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课题组,1999,《借鉴国际经验 寻求积极财政政策的新思路》,《财贸经济》,第11期。
  • 郑超愚,1994,《解析速度经济》,《经济研究》,第12期。
  • 郑超愚,1994,《测度货币政策效应:方法论假说及其应用》,《经济研究》,第6期。
  • 郑超愚、余方,2000,《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计量分析:层次递归系统与动态调整方法》,《金融研究》,第10期。
  • 郑超愚,1999,《中国通货膨胀分析的理论框架》,《金融研究》,第3期。
  • 郑超愚,1999,《论中国附加预期和需求的总供给函数》《经济研究》,第4期。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1994,《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4年春季报告》,《经济研究》,第5期。
  • 宋国青,1995,《利率、通货膨胀预期与储蓄倾向——从两次高通胀期间的储蓄倾向看预期的作用》,《经济研究》,第7期。
  • 韩文秀,1996,《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研究》,《管理世界》,第6期。
  • 左大培,1996,《围绕着通货膨胀的“替换”作用的经济学论争》,《经济研究》,第2期。
  • 管毅平,2001,《宏观经济波动:重大论争的回顾与评论》,《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
  • 孙婉洁、臧旭恒,1995,《试析外资流入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经济研究》,第9期。
  •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部,1995,《开放经济中汇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计量分析》,《经济研究》,第10期。
  • 郑超愚,1996,《近年来中国通货膨胀与外资流入:另一种可能的解释以及相关政策理论模型》,《经济研究》,第3期。
  • 余根钱,1994,《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过热类型的变化》,《经济研究》,第2期。
  • 刘树成,1997,《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管理世界》,第6期。
  • 郭树清,1995,《当前经济形势和加强宏观调控问题》,《经济研究》,第6期。
  • 周绍朋、王健,1998,《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在经济“软着陆”中的作用》,《经济研究》,第2期。
  • 郑超愚、韦伟,1994,《开放经济中的我国贸易政策的定位考察》,《财贸经济》,第5期。
  • 俞乔,1998,《亚洲金融危机与我国汇率政策》,《经济研究》,第10期。
  • 郑超愚、陈景耀,2000,《政策规则,政策效应,政策协调: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取向研究》,《金融研究》,第6期。
  • 汪红驹,2002,《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中国货币需求函数》,《世界经济》,第5期。
  • 范从来,2000,《菲利普斯曲线与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目标》,《管理世界》,第6期。
  • 刘国光、刘树成,1997,《论“软着陆”》,《人民论坛》,第2期。
  • 刘瑞,2016,《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时期的宏观调控实践与理论探讨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5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