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改革开放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关键词

作者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包群、赖明勇,2002,《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第6期。
  • 蔡昉、王德文,2004,《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财经论丛》,第1期。
  • 蔡小于,1998,《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第3期。
  • 曹和平,2007,《“二次成长阶段”跨国企业集群的行为特征与规制途径》,《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第2期。
  • 曹苏峰,2001,《论国内金融自由化与对外开放金融服务贸易》,《南开经济研究》,第6期。
  • 曾治文,2000,《加入WTO对县域工业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经济体制改革》,第6期。
  • 陈继勇、盛杨怿,2008,《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第12期。
  • 陈平、王曦,2002,《人民币汇率的非均衡分析与汇率制度的宏观效率》,《经济研究》,第6期。
  • 陈学彬,1998,《国际收支平衡与货币贬值效应博弈分析》,《经济研究》,第5期。
  • 陈章喜、杨帆,1991,《论我国对外开放模式的选择》,《开发研究》,第2期。
  • 促进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政策课题组,2001,《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的意义、现状与政策建议》,《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
  • 崔大沪,1999,《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及措施》,《世界经济研究》,第4期。
  • 代谦、别朝霞,2006,《FDI、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第4期。
  • 邓柏盛、宋德勇,2008,《我国对外贸易、FDI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1995~2005》,《国际贸易问题》,第4期。
  • 董志勇,2006,《新贸易理论:证据再反思》,《经济学》,第3期。
  • 樊纲,1999,《改革与开放的“一致性”》,《经济研究参考》,第5期。
  • 房慧玲,1999,《农业对外开放的机遇和对策——以广东省为例》,《农业经济问题》,第6期。
  • 冯世建,2000,《加入WTO与建设银行改革发展战略——兼论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对比分析与对策》,《财经科学》,第S2期。
  • 傅元海、唐未兵、王展祥,2010a,《FDI溢出机制、技术进步路径与经济增长绩效》,《经济研究》,第6期。
  • 傅元海、张丹、孙爱军,2010b,《FDI技术溢出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研究》,《当代财经》,第6期。
  • 高寒松,1999,《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是培养我国跨国企业的捷径》,《管理世界》,第6期。
  • 葛京、席酉民,2000,《企业集团跨国经营中的资源获取、转移与整合》,《中国软科学》,第12期。
  • 谷克鉴,2005,《中国利用外资实践的功能评价与战略选择——基于经济与管理学视角的实证描述》,《财贸经济》,第3期。
  • 郭克莎,2002,《加入WTO对中国工业的综合性影响分析》,《经济研究》,第11期。
  • 郭其友、李宝良,2008,《新贸易理论与新地理经济学的发展与融合——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经济理论贡献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第11期。
  • 郭熙保、罗知,2009,《外资特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第5期。
  • 郭显光,2003,《开放型经济模式的比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5期。
  • 何文全,2000,《加入WTO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财经科学》,第S2期。
  • 贺灿飞、魏后凯,2004,《新贸易理论与外商在华制造企业的出口决定》,《管理世界》,第1期。
  • 洪志先,2000,《中国银行应对WTO的策略》,《财经科学》,第S2期。
  • 黄海、郭国荣,1998,《中国国内贸易对外开放问题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1期。
  • 黄海,1998,《中国国内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研究》,《管理世界》,第6期。
  • 黄建国,1998,《实施口岸治州战略 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经济问题探索》,第9期。
  • 黄瑾,2001,《开放市场与保护民族工业的辩证分析》,《经济评论》,第5期。
  • 贾继锋,1998,《加入WTO与中国的对外经贸关系》,《世界经济研究》,第6期。
  • 简泽、张涛、伏玉林,2014,《进口自由化、竞争与本土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加入WTO的一个自然实验》,《经济研究》,第8期。
  • 江小涓、李蕊,2002,《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中国工业经济》,第7期。
  • 江小涓,2002a,《2001年外商对华投资分析及2002年前景展望》,《管理世界》,第1期。
  • 江小涓,2002b,《跨国投资、市场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行为》,《经济研究》,第9期。
  • 江小涓,1999a,《利用外资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发展中国家为背景的理论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
  • 江小涓,1999b,《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管理世界》,第2期。
  • 蒋殿春、张宇,2008,《经济转型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经济研究》,第7期。
  • 蒋珠燕,1999,《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第10期。
  • 金中夏,2000,《中国汇率、利率和国际收支的互动关系:1981~1999》,《世界经济》,第9期。
  • 孔淑红,1998,《“一国两制”的实施促使汕港经济合作向深层次发展》,《经济评论》,第6期。
  • 赖明勇、包群、彭水军、张新,2005,《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经济研究》,第8期。
  • 雷达、刘元春,2005,《新贸易理论与自由主义:冲突与融合中的发展》,《世界经济》,第5期。
  • 黎青平,1989,《对党和国家利用外资政策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
  • 李飞、宋刚,2004,《零售业对外开放: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国际经济合作》,第2期。
  • 李加明,1999,《论我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问题》,第5期。
  • 李建国,1999,《论我国电信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经济问题探索》,第11期。
  • 李俊江、马颋,2004,《地区聚集和合作优势:以信息产业跨国投资为例》,《世界经济》,第9期。
  • 李群,2002,《新贸易理论文献回顾和述评》,《产业经济研究》,第1期。
  • 李天德,1998,《我国对外金融开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经济体制改革》,第2期。
  • 李雪灵、万妮娜,2016,《跨国企业的合法性门槛:制度距离的视角》,《管理世界》,第5期。
  • 李燕君、宋庆,2000,《加入WTO与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财经科学》,第S2期。
  • 李曜,1999,《服务贸易总协定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问题》,第5期。
  • 李原、马志全,2000,《WTO与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战略》,《财经科学》,第s2期。
  • 李志翠、马雪梅、陈颖,201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实践、成效、经验及对策》,《国际贸易》,第12期。
  • 梁勇,1999,《对外开放与维护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学术月刊》,第7期。
  • 林发勤、崔凡,2008,《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及其发展评析》,《经济学动态》,第12期。
  • 林凌,2000,《中国加入WTO与国企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第6期。
  • 林略,2000,《我国纺织品如何应对WTO》,《经济体制改革》,第S1期。
  • 林山,1998,《有序开放与适度保护——关于中国零售业对外开放的思考》,《经济问题》,第6期。
  • 林欣、李春顶,2019,《中国利用外资70年:回顾、现状及展望》,《国际贸易》,第10期。
  • 刘朝明,1999,《大西南对外开放战略的总体构想》,《中国软科学》,第10期。
  • 刘恒保,1999,《加入WTO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改革》,第6期。
  • 刘建丽,2019,《新中国利用外资70年:历程、效应与主要经验》,《管理世界》,第11期。
  • 刘荣茂、何亚峰、黄烁,2007,《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有效性分析》,《金融研究》,第4期。
  • 刘渝琳、周靖祥,2007,《FDI作用于资本金融项目与经常项目波动的实证研究:1982~2006》,《金融研究》,第12期。
  • 刘志阳,2000,《中国加入WTO与澳门经济转型》,《南方经济》,第1期。
  • 卢锋,2006,《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研究:对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的理论思考》,《世界经济》,第11期。
  • 陆云彬,1995,《关于利用外资问题研究综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第12期。
  • 路妍,2004,《我国商业银行对外开放与国际化的对策抉择》,《管理世界》,第6期。
  • 罗伟、葛顺奇,2015,《跨国公司进入与中国的自主研发:来自制造业企业的证据》,《世界经济》,第12期。
  • 罗伟、刘晨、葛顺奇,2018,《外商直接投资的工资溢出和关联效应研究》,《世界经济》,第5期。
  • 罗伟、吕越,2019,《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世界经济》,第5期。
  • 吕连菊、阚大学,2011,《新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研究》,《经济论坛》,第9期。
  • 马捷、岳阳、段颀,2012,《市场规模、利润侵蚀和争取多产品跨国企业的政策竞争》,《经济研究》,第2期。
  • 马晓河,2005,《中国汽车产业的对外开放与发展》,《改革》,第9期。
  • 马宇、魏丹琪,2019,《新中国70年利用外资政策之演进研究》,《山东社会科学》,第10期。
  • 毛其淋、许家云,2016,《跨国公司进入与中国本土企业成本加成:基于水平溢出与产业关联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第9期。
  • 裴长洪,1996,《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工业发展模式》,《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
  • 裴长洪,1995,《当代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第6期。
  • 彭建康,1998,《发展三资企业的模式选择》,《财经科学》,第5期。
  • 彭敬,2004,《促进后向联系:跨国企业与当地供应商的发展》,《国际经贸探索》,第1期。
  • 彭兴韵,1997,《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金融研究》,第3期。
  • 齐观义,1998,《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几种支持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国际经贸探索》,第6期。
  • 钱小安,2001,《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问题》,《管理世界》,第6期。
  • 丘舜平,1986,《浅议行业性开放的可行性》,《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第1期。
  • 曲如晓,2018,《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 曲昭光,2006,《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前提条件:基于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分析》,《世界经济》,第2期。
  • 饶勇,2000,《加入WTO与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财经科学》,第S2期。
  • 阮小莉,2000,《加入WTO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体制创新》,《财经科学》,第S2期。
  • 沈坤荣、耿强,2001,《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 盛斌、景光正,2019,《金融结构、契约环境与全球价值链地位》,《世界经济》,第4期。
  • 盛斌、王岚,2009,《多样性偏好、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保罗·克鲁格曼的世界——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评述》,《经济科学》,第3期。
  • 史丹,2003,《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以能源工业为例》,《经济管理》,第23期。
  • 宋士昌,1994,《正确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第4期。
  • 宋涛,1998,《从东南亚金融危机谈合理利用外资》,《经济学家》,第6期。
  • 苏振东、周玮庆,2010,《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与区域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异质性分析》,《世界经济研究》,第6期。
  • 唐宜红、俞峰、李兵,2019,《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企业专利数据的实证检验》,《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 唐宜红、张鹏杨、梅冬州,2018,《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国际经济周期联动: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世界经济》,第11期。
  • 滕维藻、郑伟民,1982,《资本国际化与现代国际垄断组织》,《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 田夫,1998,《我国利用外资进展综述》,《对外经贸实务》,第3期。
  • 田巍、余淼杰,2013,《企业出口强度与进口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来自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第1期。
  • 田巍、余淼杰,2014,《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和企业研发: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第6期。
  • 汪亚楠、周梦天,2017,《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关税减免与出口产品分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2期。
  • 王冲、李雪松,2019,《金融发展、FDI溢出与经济增长效率——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2期。
  • 王道平、范小云,2011,《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否是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的原因》,《世界经济》,第1期。
  • 王凤彬、杨阳,2010,《我国企业FDI路径选择与“差异化的同时并进”模式》,《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
  • 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2006,《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第2期。
  • 王林生,1999,《WTO与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金融研究》,第6期。
  • 王洛林、江小涓,2000,《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下)——以全球500强在华投资项目为主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
  • 王锡桐,1999,《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问题及对策》,《经济体制改革》,第5期。
  • 王小军,1995,《新贸易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第12期。
  • 王燕飞、曾国平,2006,《FDI、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迁》,《世界经济研究》,第7期。
  • 王燕梅,2004a,《我国制造业的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中国工业经济》,第12期。
  • 王燕梅,2004b,《中国装备工业对外开放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经济纵横》,第3期。
  • 王元龙,1998,《我国对外开放中的金融安全问题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第5期。
  • 王月溪,2003,《解读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结构特征、形成动因、调整方向及政策建议》,《管理世界》,第4期。
  • 王跃生、潘素昆,2006,《FDI对国际收支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理论与经验分析》,《经济科学》,第2期。
  • 王允贵,1998,《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及其对东道国的产业控制:跨国公司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管理世界》,第2期。
  • 王志鹏、李子奈,2004,《外商直接投资、外溢效应与内生经济增长》,《世界经济文汇》,第3期。
  • 王中华,2000,《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经济问题探索》,第12期。
  • 魏成龙,1998,《对外开放:如何保持利用外资的健康发展》,《经济学动态》,第6期。
  • 魏江、王诗翔、杨洋,2016,《向谁同构?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对制度双元的响应》,《管理世界》,第10期。
  • 吴立广、张伟,1999,《加入WTO对广东医药业的影响及其对策》,《国际经贸探索》,第6期。
  • 夏潆焱,2000,《WTO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对B股市场发展取向的思考》,《财经科学》,第S2期。
  • 萧政、沈艳,2002,《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
  • 谢孟军、汪同三、崔日明,2017,《中国的文化输出能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吗?——基于孔子学院发展的实证检验》,《经济学》(季刊),第3期。
  • 邢斐、张建华,2009,《外商技术转移对我国自主研发的影响》,《经济研究》,第6期。
  • 徐宏玲、马长海、李双海,2010,《跨国企业本地化与非市场策略——兼论中国供应链本质》,《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
  • 杨李炼,1998,《当前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经济问题》,第5期。
  • 杨柳勇,2002,《中国国际收支的超前结构:特征、形成原因、变动趋势和调整方向》,《世界经济》,第11期。
  • 杨汝岱,2016,《移民网络与企业出口边界动态演变》,《经济研究》,第3期。
  • 杨申燕、姚艳虹,2000,《跨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人为风险及其管理》,《国际贸易问题》,第10期。
  • 杨遐,2001,《我国跨国企业实施转移定价策略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
  • 杨小凯、张永生,2002,《新贸易理论及内生与外生比较利益理论的新发展:回应》,《经济学》(季刊),第4期。
  • 杨小凯、张永生,2001,《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第1期。
  • 姚树洁、冯根福、韦开蕾,2006,《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经济研究》,第12期。
  • 姚枝仲、何帆,2004,《外国直接投资是否会带来国际收支危机?》,《经济研究》,第11期。
  • 易定红,1999,《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述评》,《经济学动态》,第3期。
  • 尹栾玉,2007,《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之比较》,《马克思主义研究》,第5期。
  • 余海丰,2000,《论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亚太经济》,第2期。
  • 余淼杰、李晋,2015,《进口类型、行业差异化程度与企业生产率提升》,《经济研究》,第8期。
  • 余淼杰、李乐融,2016,《贸易自由化与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来自中国海关产品层面的证据》,《经济学》(季刊),第2期。
  • 余淼杰、梁中华,2014,《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制造业贸易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第7期。
  • 余淼杰、袁东,2016,《贸易自由化、加工贸易与成本加成——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管理世界》,第9期。
  • 余淼杰、智琨,2016,《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利润率》,《经济研究》,第8期。
  • 余淼杰,2013,《国际贸易学理论、政策与实证》,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余淼杰,2011,《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和关税减免——来自中国产品面的证据》,《经济学》(季刊),第4期。
  • 余淼杰,2010,《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经济研究》,第12期。
  • 张百如,1998,《发展边境特色贸易扩大边境对外开放》,《经济问题探索》,第10期。
  • 张伯里,1996,《世界经济趋势与我国对外开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第4期。
  • 张立、王学人,2002,《我国产业对外开放中的风险与控制》,《人文杂志》,第5期。
  • 张其仔,2003,《开放条件下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管理世界》,第8期。
  • 张小济、隆国强,2000,《加入WTO和对外开放战略》,《管理世界》,第6期。
  • 张晓朴,2006,《如何应对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国际经济评论》,第4期。
  • 张幼文,2000,《“入世”与中国全球化发展战略》,《世界经济研究》,第5期。
  • 赵晋平,2001a,《利用外资的国际经验及其新特点》,《中国外资》,第1期。
  • 赵晋平,2001b,《利用外资与国际收支平衡》,《管理世界》,第3期。
  • 赵伟、古广东、何元庆,2006,《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常识性实证》,《管理世界》,第7期。
  • 赵秀臣,1997,《“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应答有关利用外资的一些争论》,《国际贸易》,第5期。
  • 赵泽辉、张永便,1999,《加入WTO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10期。
  • 赵振全、刘柏,2007,《基于政策性国际收支变动的有管理离散浮动汇率制度的探讨》,《管理世界》,第11期。
  • 钟昌标,2006,《外商直接投资的横向和纵向溢出:对中国电子行业的分析》,《世界经济》,第11期。
  • 周茂清,2003,《不同类型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比较》,《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
  • 周云波、陈岑、田柳,2015,《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经济研究》,第12期。
  • 朱乃肖,1985,《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开放》,《经济问题探索》,第8期。
  • 朱平芳、张征宇、姜国麟,2011,《FDI与环境规制:基于地方分权视角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第6期。
  • 朱志刚,2001,《中小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及启示》,《南开管理评论》,第2期。
  • 邹照晞,2002,《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博弈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5期。
  • Bai X.,Krishna K.,Ma H.,2017,“How You Export Matters:Export Mode,Learning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04).
  • Brandt L.,Van Biesebroeck J.,Wang L.,et al.,2017,“WTO Accession and Performanc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07(9).
  • Cai H.,Chen Y.,Fang H.,et al.,2015,“The Effect of Microinsurance on Economic Activities: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Field Experiment,”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97(2).
  • Cai H.,Chen Y.,Fang H.,2009,“Observational Learning: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Natural Field Experi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9(3).
  • Cai H.,Li H.,Park A.,et al.,2013,“Family Ties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Evidence fromChinese Private Firm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95(3).
  • Cai H.,Treisman D.,2005,“Does Competition for Capital Discipline Governments?Decentralization,Globalization,and Public Poli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5(3).
  • Cai X.,Lu Y.,Wu M.,et al.,2016,“Doe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Drive away inbou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23).
  • Chan J.,Suen W.,2008,“A Spatial Theory of News Consumption and Electoral Competition,”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75(3).
  • Chenery H.,Strout A.,1996,“Foreign Assist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6(4).
  • Dunning J. H.,1993,“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Wokingham,UK:Addison-Wesley.
  • Fan H.,Li Y. A.,Yeaple S. R.,2018,“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10).
  • Feng L.,Li Z.,Swenson D. L.,2017,“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and Exports:Evidence from China’s WTO Access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06).
  • Han J.,Liu R.,Marchand B. U.,et al.,2016,“Market Structure,Imperfect Tariff Pass-through,and Household Welfare in Urban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00).
  • Han J.,Liu R.,Zhang J.,2012,“Globalization and Wage Inequality:Evidence from Urban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87(2).
  • Huang Z.,Li L.,Ma G.,et al.,2017,“Hayek,Local Information,and Commanding Heights:Decentraliz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07(8).
  • Lin J. Y.,1992,“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2(1).
  • Lu Y.,Yu L.,2015,“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Markup Dispersion:Evidence from China’s WTO Accession,”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7(4).
  • Sun N.,Yang Z.,2009,“A Double-Track Adjustment Process for Discrete Markets With Substitutes and Complements,” Econometrica,77(3).
  • Sun N.,Yang Z.,2014,“An Efficient and Incentive Compatible Dynamic Auction for Multiple Complemen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22(2).
  • Sun N.,Yang Z.,2006,“Equilibria and Indivisibilities:Gross Substitutes and Complements,” Econometrica,74(5).
  • Zheng M. S.,Storesletten K.,Zilibotti F.,2011,“Growing Like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01(1).

改革开放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0.0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第一节 中国的对外开放进程与对外开放意义的讨论
    1. 一 关于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和行业选择
    2. 二 关于开放方式的研究
    3. 三 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潜在风险及其对本国经济产生的冲击研究
  •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研究
    1. 一 利用外资的理论基础
    2. 二 利用外资的争论
    3. 三 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与效果
  • 第三节 企业“走出去”与跨国公司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 第四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 第五节 国际收支理论的新进展
  • 第六节 对外贸易与新贸易理论研究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