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第三章 双台村贫困状况与扶贫工作
关键词
作者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第三章 双台村贫困状况与扶贫工作
可试读20%内容 阅读器阅览
第三章 双台村贫困状况与扶贫工作
第一节 双台村贫困状况
一 贫困规模
2014年,中国开始启动针对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在此之前,中国只有贫困人口的统计数量,并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是各级政府对贫困户和贫困村建立档案,设置卡片,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帮扶行动。显而易见,对贫困人口开展建档立卡工作是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表3-1列出了双台村全部住户类型的数量分布及其人口比例。根据表3-1,截至2016年底,在双台村全部430个住户中,共有建档立卡户106个,非建档立卡户324个,分别占全部住户的24.65%和75.35%;建档立卡户人口228人,非建档立卡户人口1508人,分别占双台村全部人口的13.13%和86.87%;在全部建档立卡人口中,低保户人口和五保户人口分别占3.28%和0.17%,一般贫困户人口占8.64%,低保贫困户人口占1.04%。在建档立卡人口中,减去低保户、五保户人口,剩余的一般贫困户和低保贫困户的人口比例之和为9.68%。
表3-1 2016年双台村全部住户类型分布
二 致贫原因
在建档立卡系统中有贫困户致贫原因指标,对这些致贫原因的统计可以得出不同原因致贫的比例。本次调查的行政村问卷选项中仅列出了当前中国农村地区最为重要的三种致贫原因——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缺劳动力致贫。图3-1显示了2015~2016年双台村贫困人口三大主要致贫原因的分布情况。
从图3-1可以发现,2015~2016年,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缺劳动力致贫的人口比例在双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分布有所不同。在调查中发现,双台村因病致贫现象较多,由于疾病,家庭劳动力健康状况变差,使其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进而导致家庭收入下降或贫困发生,所以,在这两年内,双台村因病致贫与因缺劳动力致贫几乎是同时发生,表现在图3-1中,就是因病致贫比例与因缺劳动力致贫比例是相同的。2015年,因病致贫、因缺劳动力致贫比例为42.7%,因学致贫比例为57.3%;到2016年,因病致贫、因缺劳动力致贫比例有所上升,为56.1%,而因学致贫比例下降为43.9%。阿马蒂亚·森在《贫困与饥荒》中指出,贫困的实质是能力缺乏和“能力贫困”,对于双台村的现有贫困群体来说,提高其发展能力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