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北京市居民安全感调查报告(2020)

摘要

北京市整体安全感较好,其中“校园安全感”最好,“社区安全感”最差。城区的总体安全感要远远好于郊区或城乡接合部、远离郊区的乡镇和农村的总体安全感,其中安全感最差的是农村地区。通过列联关系分析发现,身体健康状况、户籍状况等个人基本情况与安全感呈现正相关关系。此外,本报告通过多个维度的解构,分析探讨了社区安全感、公共场所安全感、单位安全感、校园安全感与北京市总体安全感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具体现实困境,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加强创新融入日常生活的社会治安治理模式,利用制度优势为社区安全治理赋能,构建多元便民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作者

周延东 ,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研究员。
隋玉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Zhou Yandong
Sui Yulong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周延东:《日常生活转型与治安治理变迁》,《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 2.周延东、曹蕗蕗:《从居住共同体走向新生活共同体——社区安全治理的反思》,《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 3.宋道雷:《社会治理的“中间领域”:以社会组织为考察对象》,《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
  • 4.张陶、曹惠民、王锋:《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中公众参与困境与对策》,《城市发展研究》2019年第9期。
  • 5.韩志明:《技术治理的四重幻象——城市治理中的信息技术及其反思》,《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6期。
  • 6.唐皇凤、刘建军、陈进华、黄建洪、陈辉:《后疫情时代城市治理笔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 7.周延东:《社区治理的“关系式动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1期。
  • 8.黄家亮、刘蔚:《社区量化考核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以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街道为例》,《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 9.郭伟和:《身份政治:回归社区后的北京市下岗失业职工的生计策略》,《开放时代》2008年第5期。

北京市居民安全感调查报告(2020)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2.0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指标设置及评估标准
    1. (一)指标设置
    2. (二)设置依据及评估标准
      1. 1.二级指标设置依据
      2. 2.三级指标及评分标准
  • 二 总体评估结果分析
  • 三 指标评估结果分析
    1. (一)个人基本信息情况与北京市总体安全感之间的关系
    2. (二)北京市社区安全感
    3. (三)北京市公共场所安全感
    4. (四)北京单位安全感
    5. (五)北京学校安全感
      1. 1.北京市校园安全感状况分析
      2. 2.北京市校园开展安全教育情况分析
  • 四 提升北京安全感的对策建议
    1. (一)融入日常生活的社会治安治理模式创新
      1. 1.关注多样化日常生活,提高精细化治理能力
      2. 2.培育内嵌于社区的安全型社会组织
      3. 3.形塑公共场所的日常安全治理氛围
    2. (二)利用制度优势为社区安全治理赋能
      1. 1.创建社区警务主导的社区话语制度
      2. 2.创新疫情期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社区安全供给机制
      3. 3.探索构建弹性动态的治安考核制度
    3. (三)构建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多元便民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1. 1.排查和研判疫情采集信息,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2. 2.制作矛盾纠纷化解指导手册,开展紧急专业化培训
      3. 3.完善网络调解平台,构建“闭环式”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4. 4.探索构建多元联调机制,优化分类分级调解程序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