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B.7 2019~2020年四川省社会工作者发展专项报告
摘要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灵魂,行业的发展依托人才的发展。近年来,四川省运用多种方式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壮大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本报告梳理了四川省社会工作者发展的制度环境,从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保障体系说明当前四川省社会工作者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四川省社会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B.7 2019~2020年四川省社会工作者发展专项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阅读器阅览
蒋晨曦 黄熹微
摘要: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灵魂,行业的发展依托人才的发展。近年来,四川省运用多种方式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壮大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本报告梳理了四川省社会工作者发展的制度环境,从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保障体系说明当前四川省社会工作者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四川省社会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 社会建设 四川
B.7 2019~2020年四川省社会工作者发展专项报告
社会工作是一个助人自助的专业和职业,社会工作者即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人员。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的灵魂,承担着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的重任。四川省社会工作发轫于2004年,飞速发展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全国经济、社会力量向四川省集聚,促进了四川本土的社会工作发展。
为适应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发展需要,四川省加快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以打造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四川省已经逐步建立起社会工作者的制度保障、培养、评价、激励和使用体系,初步实现了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和本土化。
一 四川省社会工作者发展现状
(一)发展制度保障
四川省委组织部等四部门于2017年印发了《四川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该《规划》以“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快速增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素质大幅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结构显著优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效能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载体不断拓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环境切实改善”为主要目标,通过全面布局建立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018年,为完善岗位开发和人才激励机制,四川省民政厅牵头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应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的内在要求,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发和规范为基础,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扩大专业社会工作覆盖领域和服务范围,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切实吸引和稳定广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长期投身于专业化的社会治理与服务,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省级宏观政策的基础上,各地市州因地制宜制定人才开发培育的政策和制度。成都作为省会城市,在政策制度的制定上更具前瞻性和专业性。
2011年,成都市民政局联合18个部门印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中长期规划(2011~2020)》,指出要壮大社工专业人才队伍、优化社工专业人才结构、提升社工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改善社工专业人才发展环境。
2017年,成都市民政局会同18个部门联合印发《成都专业社会工作优秀人才遴选培养实施办法》,力图通过充分挖掘、开发、孵化培育本土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资源,提升本土社会工作者的实务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和督导能力,打造一支具有领军潜能、创新潜力的优秀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发展。
绵阳、德阳、达州等地,通过发布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绘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蓝图”,以壮大队伍、优化结构、提升素质、增强效能、优化环境、搭建平台为目标,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工作、青少年事务、社会救助、特殊人群服务、救灾、老年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作用。
遂宁市启动“专业社工2021倍增计划”,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全市人才“六支队伍”补短板、强弱项重要工作,以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
达州市制定《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强社会工作岗位专业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着力提升工作人员运用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与方法开展扶贫工作的能力。
(二)人才培养体系
1.高校主导的专业教育
根据教育部高校专业设置目录的规定,社会工作类专业包含社会工作1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属法学),以及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青少年工作与管理、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公共事务管理、民政管理、家政服务、老年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心理咨询等10个专科专业(属于公共事业大类)。四川省高校社会工作的专业设置布局以此为依据,总体布局良好。目前,四川省共有18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2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公共事务管理、家政服务、老年服务与管理和心理咨询等6个专科专业,4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办了6个社工专业,有5所高校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以四川省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的设置为例,2014年以前四川省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只有四川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2所高校设置,每年能够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不足30名,2014年,四川省教育部门经过层层选拔在3所高校新增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分别是西华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这一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四川省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设置,进一步增强高素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每年高校为四川省培育社会工作新生力量1300余人。[]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检索正文关键字
报告目录
-
一 四川省社会工作者发展现状
- (一)发展制度保障
- (二)人才培养体系
- 1.高校主导的专业教育
- 2.官方主导的专业社工培育
- (三)职业评价体系
- (四)人才使用体系
- 1.开发社工岗位
- 2.培育社会组织
- 3.购买社工服务
- (五)激励保障体系
- 1.保障社会工作者收入待遇
- 2.提升社工社会地位
-
二 四川社会工作者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人才总量不足
- (二)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不健全
- (三)社会工作者岗位开发受制约
-
三 社会工作者下一步发展建议
- (一)修改完善政策制度
- (二)加强资金支持
- (三)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
- (四)完善社会工作者评价体系
- (五)加强示范引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