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地域文学群落的层级构造模型

摘要

东南文学生态之形成,在总体上有两大表征:一是元末明初南北文化被隔裂,二是东南文人呈地域群落分布。这不仅成为当时文坛格局的基本框架,还影响着元明易代之际的文学走向。明初广开仕进之路,多方文士征聘入朝,实现了以群落归附明廷,因使庙堂文事次第展开。但君臣都没有想到,竟然在数十年间,各地域文学消歇,中央庙堂文学亦顿衰。由此可知,元末明初东南各地文学群落,实成为当代文学的主体构造;而呈地域群落分布的东南文坛格局及其变动,又构成元明易代大转变时期文学活动的主线。这是一种罕见而特异的文学形态,与盛国时期的常规文学形态不同,其主导方面不在中央庙堂,而在政化不通的地方文苑。这一易代之际特有的现象,值得研治中国文学者重视。至于如何探研这种现象,则应有深切到位的策略:先要基于它的整体性,来对之做出整体把握;次应立足它的规定性,来对之进行动态描述;还须照应它的复杂性,来对之实施焦点透视。这样才可望在特定时空维度中还原地域文学群落的层级构造。

作者

饶龙隼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元史》,《二十四史》(缩印本),中华书局,1997。
  • [2]《明史》,《二十四史》(缩印本),中华书局,1997。
  • [3]胡广等:《明太祖实录》,《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 [4]杨士奇著,刘伯涵、朱海点校《东里文集》,中华书局,1998。
  • [5]钱谦益著,张德信、韩志远点校《国初群雄事略》,中华书局,1982。
  • [6]朱元璋:《明太祖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 [7]刘崧:《槎翁文集》,《四库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6。
  • [8]高启:《凫藻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 [9]朱升:《朱枫林集》,刘尚恒校注《安徽古籍丛书》,黄山书社,1992。
  • [10]刘基:《诚意伯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 [11]《宋史》,《二十四史》(缩印本),中华书局,1997。
  • [12]饶龙隼:《南唐故家与西昌文学》,《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 [13]江立员、饶龙隼:《江西十才子论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 [14]胡应麟:《诗薮·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地域文学群落的层级构造模型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9.0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