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族群政治形态的流变与中国历史的近代转型

关键词

作者

吴启讷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族群政治形态的流变与中国历史的近代转型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1.2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确认“天下”的范围:从“多元多体”到“多元一体”的转型
  • 二 国家的内容:元朝的传统“中国”性与扩大的中国性
    1. 1.元时期“中国”性的延续
    2. 2.元时期“扩大的中国”性(一)——藏传佛教与“中国”
    3. 3.元时期“扩大的中国”性(二)——早期全球化与文化近代化
  • 三 元朝族群政治架构及其内外基础
    1. 1.以汉地农业区为统治“扩大的中国”的基地
    2. 2.以“汉化”加“藏传佛教化”统治“扩大的中国”
    3. 3.作为“扩大的中国”黏合剂的中介/过渡群体和过渡地带胡焕庸线
    4. 4.元时期“扩大的中国”象征符号与国家政治制度
    5. 5.元朝政治的秘诀:东亚传统与内陆亚洲传统结合的多元统治技巧
  • 四 明朝延续元代的转型
    1. 1.正面评价元代的“中国”性
    2. 2.明朝对元朝“扩大的中国”性的继承之一:国家地缘政治战略
    3. 3.明朝对元朝“扩大的中国”性的继承之二:族群政治架构
    4. 4.“隆庆新政”:明后期恢复元代“扩大的中国”格局
  • 五 清朝的族群政治架构:儒家政治与宗教政治的体用平衡
    1. 1.建构族群政治意识形态论述
    2. 2.搭建“五族共和”的族群政治架构
    3. 3.厘清儒家政治与藏传佛教政治的“体”“用”关系
    4. 4.“兴黄教以安天下”的宗教-政治制度设计
    5. 5.“圣人之道为体,喇嘛之道为用”原则的再确认
    6. 6.清朝的制度创新与成就
  • 结论:一体多元的中国与“现代性”
    1. 1.“扩大的中国”的性质与范围
    2. 2.维持“扩大的中国”运作的经济机制
    3. 3.维持“扩大的中国”运作的政治-文化机制
    4. 4.元、明、清对“扩大的中国”架构的贡献及其近代性“天下”体系的合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