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平台的科普能力与传播效果研究

摘要

在界定“新媒体科普能力”概念的基础上,考察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平台的科普能力和传播效果。两项研究的总体思路均为在综述、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评估指标,进而以微信、抖音中与科普相关的文章、视频、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结论是:从对两个典型平台的考察来看,我国新媒体科普能力与传播效果呈现了一定发展态势但仍待提升。

作者

陈思睿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健康传播、科学与文化研究、数字出版与科学传播。
詹琰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科学传播研究,已在该领域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方向为科学与艺术、视觉与科学传播、科学文化、网络传播等。
Chen Sirui
Zhan Yan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平台的科普能力与传播效果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7.5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1.科普信息化工程持续开展并深化
      2. 2.新媒体成为民众了解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3. 3.媒介融合进程加速给科普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
      4. 4.应同时关注典型、有代表性的和潜力巨大、尚未得到广泛重视的科普新媒体
    2. (二)何为新媒体科普能力
      1. 1.对“科普能力”的概念辨析
      2. 2.对“新媒体科普能力”的界定
  • 二 微信公众平台的科普能力与传播效果
    1. (一)微信公众平台科普能力与传播效果的相关研究
    2. (二)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1. 1.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2. 2.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3. (三)数据统计与呈现
      1. 1.发文篇数
      2. 2.发文次数
      3. 3.阅读量
      4. 4.平均阅读量
      5. 5.“在看数”
      6. 6.平均在看数
      7. 7.拥有“爆款文章”的公众号数量
      8. 8.头条阅读量
      9. 9.WCI指数
    4. (四)研究数据分析与科普传播现状
      1. 1.科普类微信公众平台的综合表现
      2. 2.科普类微信公众平台的发文次数和发文篇数
      3. 3.科普类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量和平均阅读量
      4. 4.科普类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看数”和平均“在看数”
      5. 5.原创“爆款文章”数
      6. 6.头条阅读量
      7. 7.WCI指数
    5. (五)微信公众号科普能力、传播效果的不足
      1. 1.缺少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科普公众号
      2. 2.部分推文专业性过强、图片等素材成为累赘
      3. 3.整体推文频次、规模仍待提升,阅读量和传播广度存在局限
      4. 4.推文阅读量与“在看数”相差明显、“爆款文章”制造能力偏弱,实际传播效果存疑
      5. 5.缺少丰富的互动体验和科普表现手法
      6. 6.科普类微信公众平台的整体传播效果有待提升、外部链存在喧宾夺主之嫌
    6. (六)改进建议
      1. 1.重视内容生产与素材整合,建立新媒体科普领域的中央厨房
      2. 2.将个体传播置于热点传播的整合结构中,以品牌价值为基础构建社会影响力
      3. 3.加入故事、亮点和策略性传播机制,强化“爆款文章”生产的必然性
      4. 4.打造社群型微信公众平台、提升交互感
      5. 5.开发多种使用体验,打造有影响力的综合科普传播平台
  • 三 抖音平台的科普能力与传播效果
    1. (一)相关研究
      1. 1.国外研究
      2. 2.国内研究
    2. (二)抖音号科普能力的评价指标建构
    3. (三)技术路线与数据采集
      1. 1.技术路线
      2. 2.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4. (四)数据统计与呈现
      1. 1.是否具备权威信源
      2. 2.知识讲解的通俗性
      3. 3.知识讲解的条理性
      4. 4.视频的拍摄手法与素材使用
      5. 5.视频的艺术性与可观赏性
      6. 6.当月新增作品数
      7. 7.新增粉丝数
      8. 8.新增点赞数
    5. (五)数据分析与案例分析
      1. 1.是否具备权威信源
      2. 2.知识讲解的通俗性
      3. 3.知识讲解的条理性
      4. 4.视频的拍摄手法与素材使用
      5. 5.视频的艺术性与可观赏性
      6. 6.当月新增作品数
      7. 7.新增粉丝数
      8. 8.新增点赞数
    6. (六)总结:优质抖音号、抖音视频具备何种特征
    7. (七)抖音科普能力、传播效果的不足之处
      1. 1.科普界与专业科学传播部门未全力投入
      2. 2.视频内容的专业性标识缺少说服力
      3. 3.科普抖音号的整体风格尚未形成鲜明特色
      4. 4.视听语言的总体呈现略显粗糙
      5. 5.用户流失现象已存在且恶化至一定程度
    8. (八)改进建议
      1. 1.洞悉抖音科普机制、强化耕耘力度
      2. 2.提升“科技知识专业性”的外显能力、弥合多样受众认知沟
      3. 3.打造鲜明特色、化身专业意见领袖
      4. 4.培育专属视听语言,以个性特征抢占科普先机
      5. 5.提升用户黏性、以良好留存效果提升科普影响力
      6. 6.协调发布短、长视频,推出时长组合恰当的视频矩阵
  • 四 总结与展望
    1. (一)总结: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平台的科普能力与传播效果
      1. 1.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平台的科普能力
      2. 2.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平台的传播效果
    2. (二)展望
      1. 1.新媒体科普能力、传播效果有待提升
      2. 2.内容制胜的同时优化总体科普质量
      3. 3.应借助新媒体使科普生活化、常态化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