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论作为事件的隐喻

摘要

《活的隐喻》是隐喻理论的一次集中展现。利科以对话语事件的论述为基础,切入文学的事件性发生问题,其命意在于从根本上确证文学话语的意义更新功能,隐喻成为关键所在。就隐喻转换日常语言的意义而言,它要在不同的事物中见出本质上的类同,对这一替换词的选择本身就是对恰当修辞的选择,而诗歌中隐喻的意谓功能就如摹仿的张力一样,既从属于现实又进行虚构,既有恢复又有升华。活的隐喻意味着一种绝对的语境化,它作为新的意义的发生是某种特定语境行为的独特的、瞬间性的结果,诗意的语言使我们通过这种公开的交流分享了事物的整体性,隐喻于是成为事件与意义的统一体。利科以对作为话语事件的隐喻的研究开启了描述文学-事件的现象学。

作者

刘欣 作者简介:刘欣(1986- ),男,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西方文论。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诗学 [M]. 陈中梅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辞术//苗力田主编.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M]. 颜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3]Pual Ricoeur. La métaphore vive[M]. Paris: Seuil, 1975.
  • [4]Monroe C. Beardsley. Aesthetics[M]. Indianapol: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 [5]〔英〕 鲍桑葵. 美学史[M]. 张今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残篇·劝勉篇 // 苗力田主编.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十卷)[M]. 李秋零,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物理学[M]. 张竹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 [8]〔法〕保罗·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M]. 孔明安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 [9]〔法〕保罗·利科. 言语的力量:科学与诗歌// 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三卷)[C]. 朱国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 [10]Roman Jakobson. Selected WritingsⅡ[M]. Hague:Mouton, 1971.
  • [11]〔德〕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M]. 李幼蒸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 [12]〔德〕胡塞尔著,倪梁康选编. 胡塞尔选集(下)[C].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论作为事件的隐喻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7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