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中国减贫的后2020展望

关键词

作者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白永秀、刘盼,201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城乡反贫困的特点、难点与重点》,《改革》第5期。
  • 白增博,2019,《新中国70年扶贫开发基本历程、经验启示与取向选择》,《改革》第12期。
  • 陈锡文,2019,《上级部门检查脱贫攻坚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高高在上》,3月6日,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R3ozac。
  • 陈志钢、毕洁颖、吴国宝、何晓军、王子妹一,2019,《中国扶贫现状与演进以及2020年后的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
  • 程承坪、邹迪,2019,《新中国70年扶贫历程、特色、意义与挑战》,《当代经济管理》第9期。
  • 程蹊、陈全功,2019,《较高标准贫困线的确定:世界银行和美英澳的实践及启示》,《贵州社会科学》第6期。
  • 崔红志,2018,《乡村振兴与精准脱贫的进展、问题与实施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会议综述》,《中国农村经济》第9期。
  • 定军,2018,《扶贫攻坚下一步: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21世纪经济报道》5月24日,第006版。
  • 豆书龙、叶敬忠,2019,《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及其机制构建》,《改革》第1期。
  • 费雪莱,2019,《2020年后乡村反贫困治理转型探析》,《青海社会科学》第6期。
  • 冯丹萌、陈洁,2019,《2020年后我国城市贫困与治理的相关问题》,《城市发展研究》第11期。
  • 高强,2019,《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 高强、刘同山、沈贵银,2019,《2020年后中国的减贫战略思路与政策转型》,《中州学刊》第5期。
  • 谷树忠,2016,《贫困形势研判与减贫策略调整》,《改革》第8期。
  • 顾仲阳,2015,《中国5年脱贫7000万,有难度能实现》,《人民日报》10月18日,第002版。
  • 韩长赋,2019,《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工程技术》第8期。
  • 韩俊,2019,《2020年后扶贫资金应继续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农民日报》3月24日。
  • 何秀荣,2018,《改革40年的农村反贫困认识与后脱贫战略前瞻》,《农村经济》第11期。
  • 黄承伟,2019a,《论中国新时代扶贫理论实践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 黄承伟,2019b,《新中国扶贫70年:战略演变、伟大成就与基本经验》,《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 黄承伟,2019c,《我国新时代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果及其前景展望》,《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1期。
  • 黄征学、高国力、滕飞、潘彪、宋建军、李爱民,2019,《中国长期减贫,路在何方?——2020年脱贫攻坚完成后的减贫战略前瞻》,《中国农村经济》第9期。
  • 霍小光、张旭东、罗宇凡,2016,《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战——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中国青年报》3月16日,第006版。
  • 姜长云,2019,《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重大战略问题探讨》,《经济纵横》第1期。
  • 姜会明、张钰欣、吉宇琴、顾莉丽,2019,《2020年后扶贫开发政策转型研究》,《税务与经济》第6期。
  • 雷明,2016,《扶贫战略新定位与扶贫重点》,《改革》第8期。
  • 李小云,2019,《2020后农村减贫需要由“扶贫”向“防贫”转变》,2月20日,http://share.gmw.cn/guancha/2019-02/20/content_33435174.htm。
  • 李小云、许汉泽,2018,《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若干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 凌经球,201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贫困治理战略转型探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 刘建,2019,《主体性视角下后脱贫时代的贫困治理》,《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 刘永富,2018,《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12月25日,http://www.npc.gov.cn/npc/c12435/201812/590d04c0d84f4a35a6b18c03055d0244.shtml。
  • 罗玉辉、侯亚景,2019,《中国扶贫改革40年:过去、现在和未来》,《宁夏社会科学》第5期。
  • 莫光辉、杨敏,2019,《2020年后中国减贫前瞻:精准扶贫实践与研究转向》,《河南社会科学》第6期。
  • 莫光辉、张菁,2018,《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长效机制建构策略——2020年后中国减贫与发展前瞻探索系列研究之一》,《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 欧阳煌,2017,《精准扶贫战略落实与综合减贫体系构建思考》,《财政研究》第7期。
  • 曲天军,2016,《脱贫攻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民生周刊》第20期。
  • 《人民日报》,2017,《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3月9日,第001版。
  • 《人民日报》,2019,《坚决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12月21日,第004版。
  • 人民网,2014,《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解读“继续向贫困宣战”》,3月24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324/c40531-24722003.html。
  • 孙久文、李星,2019,《攻坚深度贫困与2020年后扶贫战略研究》,《中州学刊》第9期。
  • 孙久文、夏添,2019,《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线划定——基于理论、政策和数据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10期。
  • 孙久文、张静、李承璋、卢怡贤,2019,《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战略判断与发展建议》,《管理世界》第10期。
  • 唐梅玲、曹晅,2018,《我国贫困治理政策的回顾与展望》,《学习与实践》第3期。
  • 汪三贵、冯紫曦,2019,《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 汪三贵、曾小溪,2018,《后2020贫困问题初探》,《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 王超、刘俊霞,2018,《中国反贫困工作40年历史演进——基于1979~2018中国反贫困政策的量化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12期。
  • 王海,2013,《财政支出减贫:机理分析与政策启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 王俊程,2018,《中国农村扶贫实践逻辑与未来发展:1978—2017》,《青海社会科学》第5期。
  • 王磊,2019,《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中国社会科学报》12月25日,第004版。
  • 王姝,2019,《常委会委员:后扶贫时代 相对贫困的标准值得研究》,《新京报》12月28日,第002版。
  • 魏后凯,2018,《2020年后中国减贫的新战略》,《中州学刊》第9期。
  • 魏后凯,2019,《当前“三农”研究的十大前沿课题》,《中国农村经济》第4期。
  • 吴国宝,1996,《对中国扶贫战略的简评》,《中国农村经济》第8期。
  • 习近平,2019a,《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求是》第11期。
  • 习近平,2019b,《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第16期。
  • 向德平、华汛子,2019,《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贫困治理的历程、经验与前瞻》,《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 肖宜滨、张立冬、包宗顺,2019,《江苏脱贫攻坚历程、举措、绩效与展望》,《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 新华网,2019,《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发布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9月27日,http://www.gov.cn/xinwen/2019-09/27/content_5433996.htm。
  • 邢成举,2016,《压力型体制下的“扶贫军令状”与贫困治理中的政府失灵》,《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 邢成举、李小云,2019,《相对贫困与新时代贫困治理机制的构建》,《改革》第12期。
  • 许汉泽,2019,《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反贫困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 许汉泽、李小云,2018,《精准扶贫:理论基础、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云南两大贫困县的调研》,《探索与争鸣》第2期。
  • 闫坤、于树一,2013,《中国模式反贫困的理论框架与核心要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 杨骅骝、周绍杰、胡鞍钢,2018,《中国式扶贫:实践、成就、经验与展望》,《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 杨璐璐,2016,《减贫“造血”能力提升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改革》第8期。
  • 叶兴庆、殷浩栋,2019,《从消除绝对贫困到缓解相对贫困:中国减贫历程与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改革》第12期。
  • 张琦,2016,《减贫战略方向与新型扶贫治理体系建构》,《改革》第8期。
  • 张琦、冯丹萌,2016,《我国减贫实践探索及其理论创新:1978~2016年》,《改革》第4期。
  • 张琦、孔梅,2019,《“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减贫目标及战略重点》,《改革》第11期。
  • 张亚玲、李雪蕾、郭忠兴,2019,《统筹推进后扶贫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综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 张永丽、徐腊梅,2019,《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转变及2020年后反贫困政策方向》,《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 赵超、董峻,2019,《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人民日报》12月22日,第001版。
  • 赵定东、方琼,2019,《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层次结构与历史变迁》,《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 郑秉文,2019,《“后2020”时期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思考》,《宏观经济管理》第9期。
  • 郑长德,2018,《2020年后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思路与路径研究》,《民族学刊》第6期。
  • 周绍杰、杨骅骝、张君忆,2019,《中国2020年后扶贫新战略——扶贫成就、主要目标、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中国行政管理》第11期。
  • 周扬、郭远智、刘彦随,2018,《中国县域贫困综合测度及2020年后减贫瞄准》,《地理学报》第8期。
  • 朱启铭,2019,《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连续性、继起性的县域实践》,《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3期。
  • 庄天慧、孙锦杨、杨浩,2018,《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及有机衔接路径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12期。
  • 左停、刘文婧、李博,2019,《梯度推进与优化升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 戴庆中,2001,《文化视野中的贫困与发展:贫困地区发展的非经济因素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 范和生、武政宇,2020,《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构建研究》,《社会科学文摘》第4期。
  • 冯仕政,2011,《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开放时代》第1期。
  • 谷志军、陈科霖,2019,《责任政治中的问责与避责互动逻辑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
  • 《广西日报》,2020,《崇左“四不摘”持续巩固脱贫成效》,3月13日,http://www.gxzf.gov.cn/mlgx/gxjj/zyjgmlq/20200313-800729.shtml。
  • 李博,2016,《项目制扶贫的运作逻辑与地方性实践——以精准扶贫视角看A县竞争性扶贫项目》,《北京社会科学》第3期。
  • 凌晔、刘裕勇、水木、邵猷芬、于龙广,2016,《干部选拔精准考核助力精准扶贫》,《老区建设》第9期。
  • 倪星、王锐,2018,《权责分立与基层避责:一种理论解释》,《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 倪星、原超,2014,《地方政府的运动式治理是如何走向“常规化”的?——基于S市市监局“清无”专项行动的分析》,《公共行政评论》第2期。
  • 欧阳静,2011,《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3期。
  • 欧阳静,2014,《论基层运动型治理——兼与周雪光等商榷》,《开放时代》第6期。
  • 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辑,鹭江出版社。
  • 汤琦,2019,《坚决落实“四不摘”要求 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老区建设》第17期。
  • 王雨磊,2017,《技术何以失准?——国家精准扶贫与基层施政伦理》,《政治学研究》第5期。
  • 吴毅,2007,《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三联书店。
  • 新华网,202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月5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zywj/2020-02/05/c_1125535347.htm。
  • 《新京报》,2020,《贫困村脱贫后,河南省驻村第一书记怎么做?》,1月20日,http://www.bjnews.com.cn/feature/2020/01/20/677101.html。
  • 邢成举,2016,《压力型体制下的“扶贫军令状”与贫困治理中的政府失灵》,《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 杨雪冬,2012,《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社会科学》第11期。
  • 张丽杰,2016,《县级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执行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
  • 张巍,2008,《中国农村反贫困制度变迁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中国共产党融安县委员会宣传部,2020,《看这些年,融安为脱贫都做了哪些工作》,5月9日,https://3g.163.com/news/article/FC7LDC950514D4OE.html?from=history-back-list。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0,《学报告抓落实|加强对脱贫摘帽后“四不摘”情况的监督检查》,3月2日,http://www.ccdi.gov.cn/toutiao/202003/t20200302_212629.html。
  • 周雪光,2012,《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开放时代》第9期。
  • 周雪光,2008,《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第6期。
  • 周舟,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扶贫帮困长效机制研究》,《延边党校学报》第2期。
  • 朱隽,2018,《多下真功夫 别动歪脑筋(话说新农村)》,2月4日,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18/0204/c1008-29804329.html。
  • Perry,E.J. 2013. “From Mass Campaigns to Managed Campaigns:Constructing a New Socialistcountryside.” in Heilmann,S. and E.J.Perry,eds. Mao’s Invisible Hand: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Adaptive Governance in China(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Weber,Max.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常钦,2018,《未来3年 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民日报》8月21日,第2版。
  • 范小建,2011,《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领路人》,《求是》第14期。
  • 国家统计局,2019,《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7月1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7/t20190701_1673407.html。
  • 国务院扶贫办,2019,《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强调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12月20日,http://www.cpad.gov.cn/art/2019/12/20/art_624_108743.html。
  • 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2017,《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牢记初心坚定信心 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12月29日,http://www.cpad.gov.cn/art/2017/12/29/art_624_75961.html?from=timeline。
  • 贺雪峰,2018,《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中的扶贫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 黄承伟,2018,《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拓展》,《人民日报》8月26日,第5版。
  • 黄承伟,2019a,《我国新时代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果及其前景展望》,《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1期。
  • 黄承伟,2019b,《决胜脱贫攻坚的若干前沿问题》,《甘肃社会科学》第6期。
  • 人民网,2016,《脱贫路上零风险 河南兰考整县扶贫上“保险”》,3月25日,http://henan.people.com.cn/n2/2016/0325/c356896-28009094.htm。
  • 孙春晓、韩小丽,2019,《王安东:扶贫改革“试验田”的探路先锋》,11月8日,http://zibo.sdchi-na.com/show/4462440.html。
  • 新华网,2019,《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4月17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4/17/c_ 1124379968.htm。
  • 杨宜勇、吴香雪,2016,《农村反贫困: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护的协同推进》,《西北人口》第3期。
  • 余克泉,2018,《精准扶贫,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光明日报》11月22日,第14版。
  • 张琦、孔梅,2019,《“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减贫目标及战略重点》,《改革》第11期。
  • 郑功成,2015,《共享:国家发展理念的突破与升华》,《人民论坛》第S2期。
  • 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等,2017,《新发展理念案例选·脱贫攻坚》,党建读物出版社。
  • 中国人权研究会,2018,《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政府网,2017,《河南推出“农险+就业”扶贫项目》,7月14日,http://www.gov.cn/xinwen/2017-07/14/content_5210479.htm。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8,《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人民出版社。
  • 左停,2016,《开发式扶贫与低保之衔接互嵌》,《中国经济报告》第10期。
  • 左停,2019,《综合保障性扶贫:株洲的实践和启示》,《人民论坛》第4期。
  • 左停等,2018,《社会保障与减贫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
  • 左停、贺莉,2017,《制度衔接与整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比较研究》,《公共行政评论》第3期。
  • 左停、贺莉、刘文婧,2019,《相对贫困治理理论与中国地方实践经验》,《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 左停、徐卫周,2019a,《综合保障性扶贫:中国脱贫攻坚的新旨向与新探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3期。
  • 左停、徐卫周,2019b,《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 陈成文、于瑞淼,2017,《扶贫资源配置的“内卷化”问题研究:回顾、评价与展望》,《社会建设》第6期。
  • 杜熙,2017,《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主体性构建》,《学术界》第8期。
  • 杜赞奇,2003,《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 郭劲光、俎邵静、邓韬,2019,《扶贫资源配置低效问题研究:生成机制与治理路径》,《农业经济问题》第7期。
  • 黄巨臣,2018,《农村教育扶贫“项目制”:运作逻辑、执行困境及应对策略》,《宁夏社会科学》第2期。
  • 黄宗智,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 景星维,2019,《论扶志的科学内涵、基本矛盾与实践创新》,《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 李为善、刘奔,2002,《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中央文献出版社。
  • 李小云、苑军军、于乐荣,2020,《论2020后农村减贫战略与政策:从“扶贫”向“防贫”的转变》,《农业经济问题》第2期。
  • 刘建,2019,《主体性视角下后脱贫时代的贫困治理》,《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 陆汉文、杨永伟,2017,《发展视角下的个体主体性和组织主体性:精准脱贫的重要议题》,《学习与探索》第3期。
  • 森,阿马蒂亚,2002,《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沈红,2002,《穷人主体建构与社区性制度创新》,《社会学研究》第1期。
  • 舒茨,2012,《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游淙祺译,商务印书馆。
  • 孙良顺,2017,《水库移民社区发展中的精准扶贫:从形式合理性到实质合理性》,《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 王三秀,2012,《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创新与贫困农民主体性构造》,《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第8期。
  • 习近平,2020,《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3月7日,第2版。
  • 邢成举,2015,《村庄视角的扶贫项目目标偏离与“内卷化”分析》,《江汉学术》第5期。
  • 薛澜,2019,《学习四中全会〈决定〉精神,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公共管理评论》第3期。
  • 詹国辉、张新文,2017,《“救困”抑或“帮富”: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与适应性治理——基于苏北R县X村扶贫案例的田野考察》,《现代经济探讨》第6期。
  • 张永亮,2018,《论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湖南社会科学》第1期。
  • 中央编译局,19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 左停、徐卫周,2019,《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 Geertz,Clifford. 1963. Agricultural Involution: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中国减贫的后2020展望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3.3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1 2020年后反贫困战略:话语切换、顶层谋划与学界探讨
    1. 一 话语切换:扶贫、减贫与反贫困
      1. (一)话语呈现
      2. (二)概念考辨
    2. 二 顶层谋划:政策导向与制度设计
      1. (一)政策导向
      2. (二)制度设计
    3. 三 学界探讨:关注焦点与争论核心
      1. (一)关注焦点
      2. (二)争论核心
    4. 四 结论与讨论
  • 2 从集中作战到常态推进:2020年后扶贫机制的长效化
    1. 一 精准扶贫:嵌入常规官僚制的集中动员
    2. 二 从运动式扶贫走向常态化扶贫
    3. 三 结论
  • 3 从二维并行到一体互嵌:2020年后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的统筹发展
    1. 一 中国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两个路径的形成过程:一个简单概述
    2. 二 2020年后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统筹:一个衔接互嵌的政策框架
      1. (一)2020年后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仍然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基本方法
      2. (二)开发式扶贫需要升级,从生产资源开发转向人力资本开发和发展平台开发
      3. (三)保障性扶贫需要拓展创新,体现预防、保护和发展促进等多样化的减贫功能
    3. 三 强化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的衔接互嵌和融合发展
      1. (一)树立和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协同推进和互嵌融合理念
      2. (二)对脱贫攻坚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加以提炼,使之制度化、长效化
      3. (三)促进多部门、多领域间各项扶贫和保障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一体融合发展
      4. (四)以就业为重要载体,促进贫困人口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的互嵌融合
  • 4 塑造农民主体性:2020后走出扶贫“内卷化”困境的路径选择
    1. 一 扶贫“内卷化”困境的表征与机理
    2. 二 发扬农民主体性:中国走出扶贫“内卷化”困境的重要思路
      1. (一)中国贫困治理的工作取向演进
      2. (二)重视农民主体性与应对扶贫“内卷化”困境之间的契合面
      3. (三)农民主体性在扶贫场域的现实内涵
    3. 三 2020后脱贫时代以塑造农民主体性为内核的扶贫策略的构建
      1. (一)引导农民重识“三农”价值,实现主体性意识的觉醒
      2. (二)增强农民的现代要素储备,实现以主体性为基石的致富能力的提升
      3. (三)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主体性从个体向集体层次的蜕变
      4. (四)创新农民与外界合作的形式,实现主体性与外部力量的有效协同
    4. 四 结论与讨论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