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形成的组织逻辑

摘要

本文旨在揭示组织信息与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首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政府碎片化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厘定,发现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在此基础上,基于集体行动理论,从组织信息角度进行切入,对X区物业管理深化改革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信息认知、信息收集和信息传输共同加剧了信息不对称,加大了城市基层物业管理服务供给碎片化的潜在风险,最终造成有限的物业管理资源在相互不信任和相互推诿中耗损和浪费。本文为理解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形成的组织逻辑提供了一个视角,为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和地方知识。

作者

李利文 ,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Li Liwen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奥尔森,曼瑟尔,2011,《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格致出版社。
  • 奥斯特罗姆,文森特,1999,《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陈家刚,2015,《基层治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陈文,2016,《政务服务“信息孤岛”现象的成因与消解》,《中国行政管理》第10期,第11~17页。
  • 陈晓运,2015,《信息公开与腐败治理——以G省国土资源信息公开实践为例》,《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期,第11~17页。
  • 丁煌,2004,《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顾继光,2010,《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情报科学》第6期,第834~838页。
  • 李侃如,2010,《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利文,2019,《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研究进展:类型、成因与破解模型》,《国外理论动态》第1期,第97~107页。
  • 李学,2009,《非结构性改革、官僚组织与透明政府建设——基于G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执行行为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第2期,第21~28页。
  • 李学,2011,《信息公开、公民认知度与地方透明政府建设——基于A市居民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东南学术》第1期,第82~94页。
  • 罗伯特·K.殷,2010,《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李永贤、李虔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罗伯特·K.殷,2014,《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周海涛、夏欢欢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马力宏,1998,《论政府管理中的条块关系》,《政治学研究》第4期,第68~74页。
  • 乔金森,L.丹尼,2015,《参与观察法:关于人类研究的一种方法》,张小山、龙筱红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荣敬本,2013,《“压力型体制”研究的回归》,《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6期,第1~3页。
  • 申曙光、侯小娟,2012,《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碎片化”与制度整合目标》,《广东社会科学》第3期,第19~25页。
  • 石发勇,2010,《业主委员会、准派系政治与基层治理——以一个上海街区为例》,《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136~158页。
  • 孙柏瑛、于扬铭,2015,《网格化管理模式再审视》,《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第65~71页。
  • 唐平秋、蒋晓飞,2015,《论“信息孤岛”对政府组织发展的制约与对策——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视角》,《中国行政管理》第5期,第61~64页。
  • 唐任伍,2016,《形形色色的“层层加码”现象》,《人民论坛》第7期,第12~15页。
  • 王雨磊,2016,《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社会学研究》第6期,第119~142页。
  • 肖金明、尹凤桐,1999,《论部门主义及其危害》,《山东社会科学》第4期,第60~62页。
  • 辛芳坤,2014,《财政分权、财政能力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宏观经济研究》第4期,第67~77页。
  • 杨雪冬,2012,《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社会科学》第11期,第4~12页。
  • 尹来盛,2015,《政府碎片化对地方行政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广东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第57~65页。
  • 张永强、耿强,2011,《省直管县体制变革、财政分权与县级政府规模——基于规模经济视角的县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软科学》第12期,第66~75页。
  • 赵鼎新,2012,《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秀玲,2015,《中国基层治理发展报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郑永年,2013,《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邱道隆译,上海:东方出版社。
  • 周黎安、刘冲、厉行、翁翕,2015,《“层层加码”与官员激励》,《世界经济文汇》第1期,第1~15页。
  • 周雪光,2008,《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第6期,第1~21页。
  • 朱光磊、张志红,2005,《“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01~112页。
  • 朱建刚,2011,《以理抗争:都市集体行动的策略——以广州南园的业主维权为例》,《社会》第3期,第24~41页。
  • 竺乾威,2011,《数目字管理与人本的回归》,《中国行政管理》第3期,第29~34页。
  • 竺乾威,2012,《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从“无缝隙政府”到“网格化管理”》,《公共行政评论》第2期,第1~21页。
  • Blau,P. M. 1974. On the Nature of Organization. John Wiley & Sons.
  • Cope,Stephen,& Jo Goodship. 1999. “Regulating Collaborative Government:Towards Joined-Up Government?”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4(2):3-16.
  • Dennis Kavanagh,David Richards. 2001. “Departmentalism and Joined-Up Government:Back to the Future?” Parliamentary Affairs 54(1):1-18.
  • Gretchen B. Rossman,& Bruce L. Wilson. 1985. “Numbers and Words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in a Single Large-scale Evaluation Study.” Evaluation Review 9(5):627-643.
  • Hendrick,R.M.,B. S Jimenez,& K. Lal. 2011. “Dose Local Government Fragmentation Reduce Local Spending?” Urban Affairs Review 47(4):467-510.
  • James,Downe,& Martin Steve. 2006. “Join Up Policy in Practice?The Coherence and Impact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Modernisation Agenda.” Local Government Studies 32(4):4 65-488.
  • Lieberthal,Kenneth,& Michel,Oksenberg. 1988. Policy Making in China:Leaders,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Montinola,Gabriella,Qian Yingyi & Barry R. Weingast. 1995. “Federalism,Chinese Style:The Poll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48(1):50-81.
  • Mookherjee,Dilip. 1984. “Optimal Incentive Schemes with Many Agents.”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51(3):433-446.
  • Musgrave,Richard Abel. 1959.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A Study in Public Economy. New York:McGraw-Hill.
  • Pollitt,Christopher. 2010. “Joined-up Government:A Survey.”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1(1):34-49.
  • Simmos,Annette. 2002. “Turf Wars at Work.” Strategic Finance 84(2):51-55.
  • Stiglitz,Nalebuff. 1983.” Prize and Incentives: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Compens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4(1):21-43.
  • Tiebout,Charles M. 1956.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4(5):416-424.
  • Todd,D. Jick. 1979. “Mix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Triangulation in Action.” 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 24(4):602-611.

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形成的组织逻辑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1.2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 三 研究设计
    1. (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 1.理论假设与模型设定
      2. 2.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2. (二)案例分析法
      1. 1.案例选择
      2. 2.案例介绍
  • 四 组织碎片化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1. (一)实证分析
    2. (二)分析结果
  • 五 变通行为与风险放大:信息不对称下的行动逻辑
    1. (一)难以辨别的信息
    2. (二)难以统计的信息
    3. (三)难以传达的信息
    4. (四)信息区隔中的耗损与冲突
  • 六 结语:通往城市基层物业管理服务供给碎片化之路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