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面向2035的京津冀教育公平与协调专题研究

摘要

教育公平与协调发展关乎党计、国计和民生,是贯穿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问题。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石,对国民素质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成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县域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职责之一。本报告是基于三河市县域层面的教育现状开展的专题研究,聚焦由县级政府承担教育主体责任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平与协调发展问题。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普通中学教育。基础教育作为一个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是一项最基本的公民权利,被赋予均衡性和公平性的特质。而协调既是一种组织手段或过程,也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和公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具象标志之一。

作者

李璐 ,博士,供职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政策、区域教育规划和教育经济与管理。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面向2035的京津冀教育公平与协调专题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7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概念界定
    1. (一)聚焦“均衡”的教育公平
    2. (二)推进“均衡”的教育协调
      1. 1.协调的含义
      2. 2.教育协调的概念
    3. (三)公平、协调与均衡
  • 二 指标构建
    1. (一)选取依据
    2. (二)学术界关于教育公平的测量指标论述
    3. (三)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指标体系
    4. (四)教育公平与协调理论指标体系
    5. (五)教育公平与协调实证分析指标体系
  • 三 测量方法
    1. (一)基尼系数
    2. (二)泰尔指数
  • 四 实证分析
    1. (一)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的公平与协调情况
      1. 1.生均教育事业费
      2. 2.生均公用经费
    2. (二)教育人力资本投入的公平与协调情况
      1. 1.普通小学师资短缺问题不断加剧,需着力增加师资配备
      2. 2.普通中学生师结构相对稳定,需有序扩大中学教师队伍
      3. 3.师资配置存在学段、城乡之间及城乡内部校际的不均衡、不协调问题
    3. (三)办学条件投入的公平与协调情况
      1. 1.三河市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突出
      2. 2.生均占地面积存在学段间不协调问题,需补充义务教育资源、完善空间布局
      3. 3.中小学生均建筑面积逐年下降,需加强硬件投入,优化资源整合,拓展学校边界
  • 五 政策建议
    1. (一)经费投入:优化经费管理制度,政府主导投入和多元筹资并举,补偿性措施和激励性措施并用
    2. (二)师资队伍建设:区域联合培养、联合教研、联合实习、联合就业,参考公务员制度,同岗薪资福利均等化
    3. (三)硬件投入:高标准规划推进标准化智慧校园建设
    4. (四)软件投入:坚持开放办学、依法治教、文化强教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