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2020年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摘要

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环境背景,东北地区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经受住突发疫情、自然灾害等多重考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总体稳定,供给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但东北地区仍处于全面振兴的攻坚期、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新旧矛盾的交织期,经济发展缓慢、工业竞争力减弱、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依旧突出。未来,东北地区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转换发展动力,刺激消费市场潜力释放,稳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同时,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合作,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作者

张丽娜 ,管理学博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软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产业经济。
纪明辉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软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和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2020年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2.6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1. (一)经济总体呈现较强的增长韧性
      1. 1.经济增速先平后抑再扬
      2.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
      3. 3.消费市场逐步复苏
      4. 4.对外贸易基本稳定
    2. (二)三次产业逐步恢复发展
      1. 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2. 2.工业生产逐步转好
      3. 3.服务行业缓慢恢复
    3. (三)新动能培育取得新成效
      1. 1.工业互联网进程加快
      2. 2.科技型企业培育见成效
      3. 3.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
    4. (四)人民生活保障有力
      1. 1.居民收入保持基本稳定
      2. 2.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3. 3.脱贫攻坚进展顺利
    5. (五)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1. 1.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2. 2.教育医疗文化事业不断进步
      3. 3.社会安全稳定形势继续巩固
    6. (六)改革与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
      1. 1.“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
      2. 2.国企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3. 3.开放合作高地建设加快
  • 二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一)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1. 1.规模排名持续下降
      2. 2.地区分化现象严重
    2. (二)工业竞争力趋弱
      1.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占比下降
      2. 2.工业企业效益排位靠后
    3. (三)新兴经济发展缓慢
      1. 1.数字技术产业基础薄弱
      2. 2.制造业数字化水平较低
      3. 3.创新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4. 4.新经济体量小
    4. (四)人口红利持续减少
      1. 1.人口流失情况依然严峻
      2.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3. 3.老龄化程度加深
    5. (五)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1. 1.民营企业竞争力弱
      2. 2.民营经济发展仍受多重因素制约
  • 三 东北地区经济展望
    1. (一)机遇与挑战
      1. 1.发展机遇
      2. 2.面临的挑战
    2. (二)经济展望
  • 四 促进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 (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夯实现代农业的基础作用
      1. 1.完善农业生产体系,保障粮食产量稳步提升
      2. 2.优化升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3. 3.创新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 (二)加快实体经济发展,逐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 1.推进工业优化升级,增强实体经济竞争力
      2. 2.创新服务模式与新兴业态,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
    3. (三)优化发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1. 1.完善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营造优质的发展环境
      2. 2.支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4. (四)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凝聚经济发展新动能
      1. 1.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
      2. 2.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构建引才用才留才新机制
    5. (五)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与合作,深层次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1. 1.以国内市场为主体,提升消费拉动力
      2. 2.构建高紧密度区域合作,主动对接国内经济大循环
      3. 3.促进对外开放高水平发展,形成内外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