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说一切有部中的随眠(anuśaya)、烦恼(kleśa)和缠(pryavasthāna)的关系

摘要

在《俱舍论》的随眠品中,两处提到了随眠(anuśaya)、烦恼(kleśa)、缠(paryavasthāna)和随烦恼(upakleśa)的关系。第一处提到随眠、烦恼和缠的关系,第二处提到随烦恼、烦恼和缠的关系,本文着重讨论前者。三友健容、西村实则和佐佐木现顺教授的研究指出,在说一切有部的文本中,随眠、烦恼和缠这三个词被用作同义词。然而,这种解释似乎并不能很好地说明有部所区分的八种或十种“缠”概念,本文旨在研究这个问题。在《俱舍论》的随眠品中,“随眠”一词有三种含义。前两种含义见于对契经的解释,另一种含义见于该部派的六或九十八随眠理论;前两种含义是烦恼的结缚或烦恼的得,第三种含义是烦恼的烦恼。然而,《俱舍论》并没有解释前两种意义可以适用于哪些语境。因此,《顺正理论》提到前两种意义并不能总是正确地解释契经。另一方面,“缠”在早期的论典中只用来解释烦恼。《品类足论》中确立了八种“缠”,这种说法在后来发生了变化。到《大毗婆沙论》阶段,“缠”的数量已经变为十种。这两种观点在直到《俱舍论》为止的后续论典中都有所记载。虽然这两种学说在《俱舍论》和后来的论典中都有记载,却没有抉择它们的优劣。“缠”被认为是“轻微的烦恼”即随烦恼,或者一组随着时间的随烦恼,这提供了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义。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将“缠”的意义发展成全新的理论,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希望避免与契经中“缠”的旧义发生冲突。从以上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随眠、烦恼和缠在说一切有部文本中确实被用作同义词。但同时,“随眠”被用来指烦恼的结缚或烦恼的得,而“缠”则被用来指“轻微的烦恼”、随烦恼、一群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随烦恼。

作者

〔新加坡〕陈素彩 陈素彩,东京大学博士。
辛放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Tan Saw Chye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赤沼智善 [1937] 『「順正理論」和訳』『国訳一切経』毘曇部29、東京:大東出版社.
  • 池田練成 [1980] 『「百八煩悩」説成立の意義』、『曹洞宗研究員研究生研究紀要』12,36-52(L).
  • 池田練太郎 [1979] 『「倶舎論」随眠品における煩悩諭の特質』、『仏教学』7、119-140.
  • 池田練太郎 [1980] 『不定法(aniyatā dharmāḥ)の概念——「倶舎論」作者の意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56(28-2)、207-211.
  • 加藤宏道 [1982] 「随眠のはたらき」、『仏教学研究』38、28-58.
  • 加藤純章 [1990] 「随眠——anuśaya——」、『仏教学』28、1-32.
  • 加藤純章 [1976] 「経部師シュリーラータ(一)」、『仏教学』1、45-65.
  • 桜部建 [1955] 「九十八随眠説の成立について」、『大谷学報』127(35-37,20-30.
  • 桜部建 [1996] 『存在の分析〈アビダルマ〉』(仏教の思想2)1969初版、東京:角川書店、1967年初版(東京:中央公論社).
  • 佐々木現順 [1975] 「煩悩の本質」、『煩悩の研究』、東京:清水弘文堂、72-128.
  • タンソウチャイ [2001] 「説一切有部におけるupakleśa·kleśa·paryavasthānaの関係-『倶舎論』┌随眠品┐を中心として-」(『仏教文化研究論集』5に所収予定).
  • 西村実則 [1974] 「kleśaとanuśaya」、『印度学仏教学研究』45(23-1)、150-151.
  • 西村実則 [1983] 「有部の法体系における善法-大善地法考-」、『大正大学綜合仏教研究所年報』5、1-22.
  • 西村実則 [1990] 『倶舎論』にみる┌煩悩┐┌随眠┐┌随煩悩┐、『印度学仏教学研究』76(38-2)、268-274.
  • 野口真戒 [1986] 「┌煩悩┐と┌随眠┐の関係について」、『仏教学会報』13,40-42.
  • 三友健容 [1973] “Anuśaya as Conceived in Abhidharma-Buddhism”、『印度学仏教学研究』43(22-1),32-36(L).

说一切有部中的随眠(anuśaya)、烦恼(kleśa)和缠(pryavasthāna)的关系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5.4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前言
  • 二 《俱舍论·随眠品》中的anuśaya、kleśa、paryavasthāna
  • 三 《顺正理论》、《明了义疏》(Sphuṭārthā)中的随眠、烦恼、缠
  • 四 说一切有部的“缠”概念
  • 五 结论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