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叠合认同:新媒介参与下随迁母亲的多重身份建构

摘要

为了照顾同在大城市生活的孙子孙女,随迁母亲跟随子女参与流动,并在跨代同住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发生了多重身份的冲突与转换,产生了认同的叠合。为了深入探讨叠合认同,本文通过对12位随迁母亲的深度访谈,发现她们在与子女和同辈群体的互动中逐渐建构了以“我们家”(随迁家人身份)、“我们老家”(老家人身份)、“我们(在子女家)带孩子的”(任务群体身份)为标识的三重身份。这三重身份的叠合需要以“家”为核心,在新媒介的帮助下相互交叠又不丧失任一重身份的独特性,才能够应对流动所带来的认同挑战,并在新媒介的使用中进一步延伸和管理多重身份。本研究从理论上将叠合认同的使用语境进行了拓展,对理解中老年流动群体的心理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者

李玲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杨宜音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LI Ling
Yang Yiyin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施蒂格·夏瓦,2018,《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刘君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 乌尔里希·贝克,2004,《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
  • 陈印陶,1997,《打工妹的婚恋观念及其困扰——来自广东省的调查报告》,《人口研究》第2期。
  • 方文,2008,《叠合认同:“多元一体”的生命逻辑——读杨凤岗〈皈信、同化和叠合身份认同:北美华人基督徒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 侯亚杰、姚红,2016,《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模式与差异——基于潜类别分析的方法》,《人口研究》第2期。
  • 梁漱溟,2005,《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红、胡今阳、王翊君,2019,《“家”中的“外人”:保姆职业认同探析》,《中国妇女报》2月15日,第5版。
  • 刘桂莉,2005,《眼泪为什么往下流?——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倾斜问题探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 刘琴,2016,《在美知识移民叠合身份认同的场景呈现及语义表达》,《新闻与传播研究》第7期。
  • 刘汶蓉,2012,《反馈模式的延续与变迁——一项关于当代中国家庭代际支持失衡的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文学院。
  • 吕云芳,2017,《荷兰“华二代”佛教徒的叠合身份认同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2期。
  • 梅笑,2020,《情感劳动中的积极体验:深层表演、象征性秩序与劳动自主性》,《社会》第2期。
  • 沈奕斐,2009,《“后父权制时代”的中国——城市家庭内部权力关系变迁与社会》,《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1期。
  • 盛洪,2008,《论家庭主义》,《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第2期。
  • 石金群,2016,《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流变:机制、逻辑与张力》,《社会学研究》第6期。
  • 宋宁而、宋枫卓,2020,《海神信仰的“叠合认同”:支撑理论与研究框架》,《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第8辑。
  • 苏熠慧,2011,《控制与抵抗:雇主与家政工在家务劳动过程中的博弈》,《社会》第6期。
  • 王进、李强,2019,《当代中国人的三重自我及“混融自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 王宁、严霞,2011,《两栖消费与两栖认同——对广州市J工业区服务业打工妹身体消费的质性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 王淑华,2016,《媒介“减权”·网络恐惧·自我区隔——杭州家政女性的媒介接触和使用实践分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第1期。
  • 王艳,2019,《移动连接与“可携带社群”:“老漂族”的微信使用及其社会关系再嵌入》,《传播与社会学刊》第47期。
  • 吴小英,2019,《流动性:一个理解家庭的新框架》,《探索与争鸣》第7期。
  • 肖索未,2014,《“严母慈祖”:儿童抚育中的代际合作与权力关系》,《社会学研究》第6期。
  • 徐志斌,2017,《小群效应:席卷海量用户的隐性力量》,中信出版集团。
  • 严汇、高景柱,2008,《打工妹的身份认同:内涵、根源及影响分析——〈中国女工〉解读》,《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 阎云翔,2017,《社会自我主义:中国式亲密关系——中国北方农村的代际亲密关系与下行式家庭主义》,《探索与争鸣》第7期。
  • 杨宜音,2008,《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 杨宜音,2015,《多元混融的新型自我:全球化时代的自我构念》,《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9辑。
  • 杨宜音、张曙光,2012,《在“生人社会”中建立“熟人关系”——对大学“同乡会”的社会心理分析》,《社会》第6期。
  • 余晓敏、潘毅,2008,《消费社会与“新生代打工妹”主体性再造》,《社会学研究》第3期。
  • 张文宏、雷开春,2009,《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社会学研究》第4期。
  •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2005,《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第1期。
  • 赵静、杨宜音,2017,《城管的身份认同威胁及其身份协商策略》,《学术研究》第4期。
  • 周群英,2019,《“家里外人”:家政工身份转换和人类学研究——以阈限理论为视角》,《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 周裕琼,2018,《数字弱势群体的崛起:老年人微信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第7期。
  • Benet-Martínez,V.,& Haritatos,J. 2005. Bicultural identity integration (BII):Components and psychosocial anteced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73,1015-1050.
  • Berry,J.W.,& Sam,D.L. 2014.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In V.Benet-Martínez & Y.Y.Hong (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identity(pp.97-117). Oxford Library of Psychology.
  • Berry,J.W. 1997. Immigration,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46,5-34.
  • Chayko,M. 2008. Portable communities:The social dynamics of online and mobile connectedness (pp.141-158).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Corinne,L.,Shefner-Rogers,Nagesh,Rao,Everett,M.,Rogers,& Arun,W. 1998. The empowerment of women dairy farmers in India.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26,334-335.
  • Deaux,K. 1993. Reconstructing Social Ident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4-12.
  • Gibson,J.J. 1950. The perception of the visual world. Boston,MA:Riverside Press.
  • Hall,S. 1991. The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 Cambridge:Polity Press.
  • Hong,Y.,Zhan,S.,Morris,M.W.,& Benet-Martínez,V. 2016. Multicultural identity processe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8,49-53.
  • Jubrana,H.,Horenczykb,G.,& Benet-Martínez,V. 2020. Profiles of multi-cultural identity Integration in a Conflictual Contex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77,1-12.
  • Killian,C.,& Johnson,C. 2006. I’m not an immigrant:Resistance,redefinition,and the role of resources in identity work.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69(1),60-80.
  • Lerner,D. 1958.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Moderning the Middle East. Illinois:Free Press.
  • Mohammad,A.,& Drolet,A. 2019. The influence of age and time horizon perspective on consumer behavior.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26,94-97.
  • Mok,A.,& Morris,M.W. 2013. Bicultural self-defense in consumer contexts:self-protection motives are the basis for contrast versus assimilation to cultural cue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3,175-188.
  • Schulz,W. 2004. Reconstruction Mediatization as an Analytical Concept.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1),87-101.
  • Snow,D.,& Anderson,L. 1987. Identity work among the homeless:The verbal construction and avowal of personal identi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2(6),1336-1371.
  • Shih,C.S.Stone. 2001. Bookreview:Chinese Christians in America:Conversion,assimilation,and adhesive identitie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5(1),333-334.
  • Tajfel,H.,& Turner,J. 1979.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W.G.Austin & S.Worchel (Eds.),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pp.33-37). Monterey,CA:Brooks/Cole.
  • Verkuyten,M.,& Pouliasi,K. 2006. Biculturalism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The mediating role of identification in cultural frame switching.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37(3),312-326.
  • Wang,X.Y. 2016. Social Media in Industrial China (pp.183-188). London:UCL Press.
  • Yang,F.G. 1999. Chinese Christians in America:Conversion,Assimilation,and Adhesive Identities(pp.163-200). Pennsylvania: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Yang,H.S.,Liao,Q.M.,& Huang,X.T. 2008. Minorities remember more:the effect of social identity salience on group-referent memory. Memory,16,910-917.

叠合认同:新媒介参与下随迁母亲的多重身份建构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 二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发现:随迁母亲多重身份的建构与管理
    1. (一)围绕“我们感”的多重身份建构
      1. 1.“我们家”的随迁家人身份
      2. 2.“我们老家”的家乡地域身份
      3. 3.“我们带孩子的”任务群体身份
    2. (二)叠合身份认同的形成与管理
      1. 1.多层次身份的冲突与协商
      2. 2.叠合身份的形成:选择性同化和选择性保留
      3. 3.叠合身份的拓展和管理
  • 四 结论和意义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